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4/11 22:44:33瀏覽1731|回應0|推薦8 | |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身為一位高中輔導老師----專業的助人工作者,二十多年來我面對憂鬱、自殘的孩子,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會奮力陪伴你珍惜自己、重回生活軌道」。
所以,面對這一類再辛苦的個案,我無怨無悔地投入很多的時間和心力,多管齊下,縱使,有時候是該下班、該休息的時間,我也奮力地實踐我「奮力」的諾言。
我很篤信這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方式,很欣賞自己用勇氣激發勇氣的過程;其實,也不只我這個小小的輔導老師,學校有更多的老師也都是很有使命感的,奮力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帶起每個願意受教的孩子。
近來聽說AI浪潮即將來襲,老師是可能被取代的四大「師」之一(律師、醫師、老師、金融分析師),看看可汗學院、MOOCs、edX、coursera、Udasity數位課程的發達,身為老師的我突然全身冒了冷汗,好像真的有個超級巨浪要吞噬我們了。
但,真的是如此嗎?老師會全面被AI取代嗎?如果是單就知識的傳遞和評量,大數據、AI、數位課程的蓬勃發展,要取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AI能整合古今中外的知識,可以適時適性的個別教導和評量,教書匠的事兒,一下子就會被「完全取代」!
但,誰可以安慰孩子失戀的挫敗感?誰可以安撫家長焦躁不安的心呢?又,孩子的品格誰去耳提面命呢?
說穿了,知識的傳授之外,AI並無法對孩子發揮所有人性化的關懷和引導,也無法覺察每個孩子細微的動態和差異;人性的部分,是情感與靈性層面的流動,孩子與家長都會感受到老師付出的心力和熱情,這是大數據永遠也無法取代的,也絕不會有任何什麼標準化的SOP。
「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老師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和功能,我知道我奮力的結果不一定是有效的,但我本身示範的奮力和奉獻,是身教,是一份心,是發自內心的態度,是情感的教育,這絕對是教育內涵非常重要的一環。
說到這兒,發現老師還是有很多AI無法取代的功能,好像也就不用那麼擔心失業的問題啦!倒是,我們教書匠的本事,還是得跟AI學著點,不趕快升級的話,當心你的飯碗,很快就被取代啦!
註:圖片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882867,很難想像認真老師的身影,有一天會被機器人取代?!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