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02:30:35瀏覽3158|回應2|推薦9 | |
鹽地聖女賣的是「自殺」的附加價值 去年八月莫拉克之後,聖女小蕃茄市場一斤飆到一百二十元,「鹽地聖女」價錢更高。說真的,即使買得起也不該買,助長盤商中間漁利是小,拿台灣的土壤開玩笑是大。最近這陣子小蕃茄跌下來了,一般的聖女,二、三十元一斤,但是標榜「鹽地」的聖女小蕃茄還是一斤五、六十,是甜些,但這個甜來自「自殺」的附加價值。 先前我曾寫過小文,前年辛樂克颱風造成新中橫的豐丘明隧道前崩塌活埋七個人的慘劇,應該怪貪婪的商人把原應產於熱帶濱海的蓮霧搬上山,仿造濱海環境製造人工鹽地,全園澆灌,甚至灌鹽、滷水,造成山坡地不堪負荷而崩塌〈請參閱先前部落格文章〉。 鹽地聖女我擔心會是複製蓮霧的生產型態,賣的是「自殺」加值後的蜜甜感覺。原本「鹽地」代表的的是貧瘠、一毛不拔,地力趨近於零,種什麼都沒好收成,過去不是有「鹽分地帶文藝營」的說詞,那個意境不太能具體形容,但大家都能體會那個硬是從一毛不拔的客觀環境,淬礪拔出一毛的意境。 但「鹽分」貧瘠這個認知、這個詞現在變了,還認為是貧瘠就落伍了,現在的鹽地不再是只有銀合歡、花生或是檉柳之類耐鹽作物才能存活,竟然成為賺錢的肥地,鹽不是鹹,鹽逼出的甜才真是甜。於是屏東沿海地層下陷、海水線入侵土地成為蓮霧家園,黑金剛、黑鑽石這麼一輪,不但靠海農地全成了蓮霧園,連靠山的鄉鎮也競相複製人工鹽地,栽植蓮霧。 那年看到南投的農民參加屏東縣的蓮霧研習班,不是感佩,是極度憂心。你想,在中高海拔營造一個濱海已被認為是遭破壞的環境,也知道硬是被榨取最後僅存的地力,後果是宣布土地成了礫地,再也榨不出什麼,土壤徹底死亡。只為了圖厚利,這樣的虐殺土地,這不是自殺,是什麼? 不敢也不好去查近些年屏東蓮霧園的面積變化,我知道是倒V字型地迅速減少中。過去的鹽地是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海水線入侵傷害土地的結果,其實土壤滷化後實質上已死了一半;這幾年發現鹽地作物好賺,當成肥地再壓榨一番,甚至再灌鹽水,作物賺錢,只不過賺的是自殺的錢。 前述的蓮霧,一斤賣給台北人可以賣到兩千四,有這些「老凱子」的需求,不種白不種。同樣的,種平常聖女,一斤二、三十,為什麼不去種鹽地聖女?一斤五、六十。 更讓人擔心的,鹽地是雲林以南到台南、屏東,長年鹹水魚蝦養殖的後遺症,有一段期間根本是寸草不生,即便要整治「洗地」,大筆經費、時間投入,恐怕也難恢復幾成;簡單講,遭到鹽化、鹵化的土壤其實是「死地」;如今發現可以種蓮霧、鹽地聖女之後,合理的推估會有「人造鹽地」發生,快速的灌滷水,讓中性土地成為鹽地,「找死」,就為了鹽地聖女的好價錢。 土地資源在台灣是相對貧瘠,如果我們還這麼揮霍,承受災難恐怕不必等到下一代,很快就看得到。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