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場捷運加速當然可行
2010/07/27 06:48:55瀏覽1508|回應1|推薦6
主題:機場捷運加速當然可行

六月上旬馬總統視察桃園機場,要求機場捷運行車時間自規劃的三十五分鐘,縮短到二十五分鐘以內。馬總統的要求,交通部等相關單位都說不太可能,但中旬東京成田機場的「成田新高鐵」通車,大幅縮短機場到市中心的時間,證明我們的機場捷運要縮短行駛時間當然可能。

高鐵局把馬總統的期待花了一個多月研究,結論是不觸及改線、改直線捷運前提下,少停五股、長庚醫院兩站,開行全線不停站的直達車,時間可以縮短到二十八分鐘,不過得多花上百億經費。消息一出,政客的口水比午後西北雨還猛。

舉成田機場的例子,是開行成田新高鐵之舉很有魄力的捨棄原來蜿蜒曲折舊線的票房誘因,毅然開新線、鋪重軌,是直線路廊;性質單純化鎖定首都機場捷運單一功能。新線果然大舉提升行駛速度從時速一百公里出頭,提升到時速一百六十公里,當然把行車時間縮短到四十分鐘內。

對照我們的機場捷運,距離不算長,卻因繞行人口聚集區而設了二十多個站,站距短、開開停停,速度當然慢得出奇。高鐵局設計機場捷運的行車速度是六十公里每小時,真是慢得出奇。

一九七八年啟用的成田機場距離東京市中心超過六十公里,幾乎是各國首都機場距市中心最遠的機場,啟用初期,到東京市只有公路巴士一種交通工具,行駛時間至少兩個半小時,旅客無不叫苦連天。遲至八○年代末期,交通大臣石原慎太郎指示日鐵〈JR〉與京成電鐵都必須延伸千葉線鐵路到成田機場航站,軌道運輸讓成田機場到東京的時間迅速縮短到不到兩個小時。

請注意,石原指示兩個鐵路公司都開行成田機場線,競爭環境讓兩家鐵路公司行車時間不斷縮短,JR與京成相互超越,不斷的開行新的特急線,改採跳島式停站,甚至開行直達線,讓機場到東京行車時間縮短到一小時又十餘分鐘。

十七日成田機場京成電鐵的「成田新高鐵」通車,一舉將成田機場到東京市中心的行車時間縮短到四十分鐘以內,迅速將JR拋在後面。京成電鐵的勝出,歸因於拋棄過去走已開發區的傳統路線,毅然決然改走接近直線的北總線。選擇北總線是大魄力的舉措,因為其中有近二十公里路段沒有既成鐵路,包括路廊、路基、路軌全都沒有,京成鐵路斥鉅資鋪高鐵規格的重軌,一舉將行車速度時速從一百出頭跳升到一百六十公里,創下機場三十六分鐘到東京站的紀錄。

成田機場大幅縮短進城時間給台灣兩個啟示,一是營造競爭環境,目前規劃的公營機場捷運沒有競爭者,追求進步的動機有限,當然提速、縮短行車時間誘因也有限;若有兩家競爭,有競爭進步一定快。

其次鼓勵創意、揚棄舊窠臼。京成電鐵決定不走傳統人口密集的本線,改走連路廊都還沒規劃的北總線,拉直路線,縮短行車距離當然有助縮短行車時間。對照我們的機場捷運,繞行人口聚集的各鄉鎮,鎖定在地居住人口為客源,站距短,速度慢,自然無法顧及需要迅速抵達的機場旅客。機場捷運如果勇敢變更經營環境及路線,縮短行車時間當然有可能。

一個關鍵概念,天下沒有「多功能」的好康,不要說目的勉強可以競合的建設會互打折扣,很多多功能建設目的根本相衝突。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中小學課本介紹石門水庫,都推崇為灌溉、發電、防洪的多功能水庫,實情是灌溉、發電水庫要滿水,防洪則要空出庫容,請問要如何「多功能」?

機場捷運亦然,如果認為首都到首都機場輸運很重要,那就再拉一條功能單一化的直線鐵路,時速加快到一百六十公里或更高;如果認為新北市交通輸運重要,首都到機場不差那個三、五分鐘,不值得再花個幾百億,若如此,這個話題就可以告一段落。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4264395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章
2010/07/27 16:44
分析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