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旦上市了——談台灣的氣候異常證據
2009/07/27 18:06:36瀏覽2557|回應0|推薦12

 

十月三日才中秋節,現在市場上已經買得到文旦,這是怎麼回事?沒錯,氣候異常。農友解釋是因最近高溫,中南部多雨,快速催熟,所以才提前上市;這個說法部分對,但更關鍵的是二月高溫,三月酷寒,一連串異常,導致四月文旦即已結果,經過三個月的生長,現在上市並不奇怪。

 

其實檢視今年上半年,氣候不僅是異常,根本全不照牌理出牌,二月比去年同期溫度高出攝氏六度,雨量只有區區五毫米,三月天氣又突轉酷寒,讓二月以為春天來了趕緊起床的蟲魚鳥獸、花朵作物一時找不到衣服加,一下子全凍著了;生物不同於人類,凍著了再加衣服就好了,生物的生活輪迴一起動,就沒有倒車、迴轉的餘地。

 

於是,大家看見本該是六月畢業季鳳凰花開時才漫天飛舞的金龜子,三月就大發生;提前開花把花期向前插進三月酷寒期的龍眼花,果然天候條件不利泌蜜,讓勤勞的蜜蜂做了白工,幾乎採不到蜜;最誇張的是爬蟲類的黑眉錦蛇,上回我在拇指山保護牠進草叢產卵是七月間,但今年四月中彰化就看到黑眉錦蛇產卵了。

 

跟人無關的,人都會放鬆警覺,不管牠的異常;但如今從植物進一步到動物,這個警訊夠直接,應該是有所行動的時候了。

 

最近在聯合報做了一塊整版的氣候異常,有關學理面的解析,略事刪減以更淺顯的陳述貼在部落格,供大家參考。

 

「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是這幾年報紙上最常見的名詞,呈現的現象面,無非是北極熊棲地消失、南極冰棚裂解或者土瓦魯快沈沒了…,這些現象對台灣民眾,是會敬畏,但畢竟離我們太遠,像「明天過後」一樣的科幻片情節;但請注意,這一、兩年,台灣的氣候異常證據一一出現,已經從植物、昆蟲、爬蟲類接近我們周遭。

 

儘管異常現象越來越迫近,但迄今為止,政府、學界、民眾並沒有積極去應對;

二○○四年台灣曾有一波防範外來種入侵的全民運動,關鍵因素是火蟻入侵,咬得民眾入院急診、更改生活習慣,如今,氣候異常的「火蟻因素」隨時可能出現、衝擊台灣。

 

往年五月雪桐花祭,變得一年四時都看得到,十二月也能賞櫻、賞睡蓮也曾有過一些「黃曆不準了」的討論,但這些現象民眾早見怪不怪,也毫無感覺。正因為無感,一些更迫近人類的氣候異常在地證據,更快的欺近台灣。

 

去年,台灣的生物異常現象已影響到產業。小綠葉蟬提前光臨新竹峨眉鄉、五峰鄉茶園,讓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菁,製成帶有果蜜香的東方美人茶產期提前,甚至春茶比賽時,還被懷疑是以去年的冬茶參賽。

 

今年二月之後,在地證據一一出現。二月幾乎是近年最熱的一個隆冬,均溫比去年二月高出近攝氏六度,原本該是東北季風正強時刻竟然吹起南風,更慘的是當月雨量只有五毫米,一些趕在立春、雨水節氣開花的經濟作物,如芒果、玉荷苞、洋蔥…紛紛被南風烤焦了花蕊,當然影響其後的開花、授粉、結果,災情慘重,農委會罕見的辦理不是因為風災、水災,而是因為氣候異常的天災補助。這些,消費者應該已從五月下旬上市的芒果、玉荷苞價錢之貴,感受一二。

 

龍眼花期正常是三月下旬由南台灣向北開,但今年花期提前了一個多月,伸進二月的熱冬及三月冷春;而龍眼花分泌花蜜的氣候條件是高溫、高濕但不能下雨,但三月是低溫、高濕且下雨,因而蜜蜂出勤卻採不到花蜜,造成今年蜂蜜的嚴重減產。

 

昆蟲的異常現象更是明顯。知名的昆蟲學者臺大楊平世教授觀察到今年的紫斑蝶遷徙明顯異於過往。往年紫斑蝶會在東北季風來臨前,飛到高雄茂林、台東大武越冬,春天沿著中央山脈西麓北飛,台東、高雄兩路紫斑蝶在雲林林內鄉會合後跨越濁水溪,到八卦山再分流至北部山區;這條有名的蝶道今年大不同,賞蝶聖地林內鄉坪頂村竟然不見蝶蹤,初步推測是受去年冬天以來的氣候異常影響。

 

昆蟲異象一個物種接著一個物種發生。三月上旬,彰化沿海鄉鎮蓬萊吹粉金龜巨量報到,較正常成蟲出現至少早了三個月;接著三月中旬,台中海線鄉鎮舒納姬金龜也至少提前兩個月多出現。

 

姬金龜是一年生的金龜子,生活史是卵—幼蟲—蛹—成蟲,每年約六、七月產卵,隨即孵化為幼蟲在土壤裡越冬,第二年春天接收光周期及溫周期變化傳遞的訊息,結束滯育開始結蛹,約五月底羽化為成蟲出土,六月交配之後產卵,完成一個世代的生命輪迴。

 

今年吹粉金龜、姬金龜至少提前兩個月「大發生」,意味初春時台灣地區明顯氣候異常,讓金龜子誤判生長環境,提早結蛹、羽化,今年二月的高溫及乾旱,的確有利於金龜子羽化成蟲。三月多即交配產卵,則意味往後需緊密觀察金龜子的生命輪迴是不是整個往前移,連帶影響到牠蜜源植物的配合,以及以金龜子為食物的鳥類等可能面臨缺乏食物危機,順著食物鏈往上、往下延伸,影響極其巨大。

 

爬蟲類的反應氣候異常,今年出現在台灣原生種的黃頷蛇科的黑眉錦蛇,這種最長可達九尺的大型錦蛇,通常是五月交配,六月底、七月初產卵,但四月中一隻爬進彰化一戶人家的黑眉錦蛇竟然隔天生下一窩卵,足足比正常的生活史早上兩個半月。蛇的結束冬眠「重出江湖」,反應的機制比昆蟲複雜得多,如果爬蟲類較完善的反應機制都出現誤判、異常,這表示哺乳類、甚至是人的巨猿科,不是沒有可能出現異常。

 

研究蛇類的台師大生物系教授杜銘章教授直覺的以為彰化錦蛇產卵的時間是早了些,但仍然算個案,還不能就此一個案推論到氣候異常,不過杜銘章說,如果不同的物種都有提前大發生的現象,那麼支持氣候異常論述的證據力會超過單一物種的足夠數量。

 

鳥類學者劉小如雖也嚴謹的認為需要再做觀察,才能推論到台灣氣候異常現象的顯著、加劇,但她認為生物界演化的異常現象確實增加許多。楊平世教授提到生物界有五、六年一個循環的說法,但包括紫斑蝶、姬金龜的提前大發生,也不能排除牽動整個生物界的生命輪迴重新排列。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317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