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港街道
2014/07/24 09:32:30瀏覽197|回應0|推薦0

回去香港4天,由於心理上比較有些餘裕,也就比較容易注意到從前漫不經心的一些事物。其中之一就是香港的街道名稱。因為在台灣·日本也都住過相當長的時間,這些社會都是使用漢字的地區,雖然發音不同,但因漢字是「表意」文字,從街道的漢字名稱,不難觀察到3個社會的片段歷史與生活諸相。

台灣的街道喜歡用倫理道德來命名,顯示出在5·60年代,蔣氏政權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及其治國方針,「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的「街道」名,就顯示出當時為政者的心態。

香港的街道,有些一目了然,如「擺花街」,顧名思義可以知道這是許多小販在這兒擺花攤的街道。更進一步去思考為什麼這兒會有這麼多花攤賣花,也許就可以推測到這一帶是個怎樣的地區了。據說那一帶原是「青樓」區,在殖民地時代,有送花給青樓名妓的習慣,由於有生意可做,自然聚集了很多花攤。很多小販來此擺花賣花,久而久之就成了條小街。

另外,在香港中環地區有條路叫「德輔道」,從「德」「輔」這兩個漢字來看,似乎有「以德輔之」的意思,但是除此以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具體的形象。其實這是人名。是以香港第10任港督George William Des Vœux,的姓名命名的。「德輔」就是他的姓「Des Vœux」。

香港常常在港督卸任後,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街道,以示紀念,可以看成是種「歌功頌德」的行事。港督的Des Vœux的姓,為什麼譯成「德」「輔」,而不譯成其他比如「得福」等的同音漢字呢?無他,傳統上在翻譯港督中文姓名時,不是順手掂來,隨亂翻譯的。而是幾經推敲。選「德」「輔」這兩個字,除了發音接近Des Vœux以外,另外也許可以推測對他的「為政以德」的期望。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離港。香港沒有以「彭定康」命名的街道。以香港總督的姓名來命名街道的傳統,自此斷絕。是香港告別殖民地的一個具體形式的表露。

這次4天的旅程,在九龍地區的時間多過在香港島的時間。除了坐地鐵以外,坐兩層大巴的機會也不少,從大巴的樓上,常常可以看到街道的名稱。留下印象的是「坊」「圍」的街道命名。這兩個街道的命名,「坊」被譯成「squar],圍被譯成「circuit」。「坊」的用法使我想起了以前中國古代京城內,依功能劃分成的各式各樣的「○○坊」,這種街道命名法,也許自己孤陋寡聞,似乎在台灣沒有過。其中有個「坊」,就是我去買過東西的小販區。

至於「圍」(circuit),顧名思議,似乎是把一塊地區圈起來成為一個範圍的意思。從circuit的譯名來看,與「坊」(squar)的四方形不同,「圍」也許原本是接近圓形的也不一定。

香港的各式各樣的街道名,就如一本小說似的,不管你是不是傾耳去聽,是否拭目去看,它都固執著一再重複的告訴你它的過去。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535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