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流行語
2014/11/24 12:27:57瀏覽180|回應0|推薦2

每年年底日本總要選出那一年在社會上流行的用語。今年也差不多有50多個候補語出現了。通過這些流行語可以看到日本社會變化的一端。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一些有關日本女性的流行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的「亭主元気で留守がいい(丈夫健康,不在最好)」這句流行語。意思是丈夫只要身體健康,好好的在外賺錢就好。最好是少在家裡,不然的話,身為主婦的妻子,就不能自由出外,妨害了她們的行動自由。

這個流行語是一間蚊香公司的商業廣告裏的一句。原本日本人對於談話用語極為謹慎,很少流露心聲。這句廣告用語,用開玩笑的口氣,誇大地道出了主婦心聲,言人所不敢言,自然叫主婦們額手稱慶。

80年代日本社會,男女分工,仍然是社會的理念與價值觀的所在。專業主婦的職分仍然被認為是「相夫教子」。準備個舒適的家庭,好讓丈夫養精蓄銳,出外打拼。受過新式教育的現代專業主婦,這些明治大正時所制定的「賢妻」標準,是否能讓她們信服呢?是個疑問。但是日本是個講究「建前」的社會。也沒有人會去點破這個事實。

這個廣告用語,把原來應該隱藏在心理的「本音」,赤裸裸的道出。對妻子而言,大快人心。但是對一直相信「建前」理念的丈夫而言,讓他們認識到殘酷的事實。原來自己在家裡只不過是個扛薪水回來的傭工。

2004年的流行語「負け犬(敗犬)」也反映了日本社會過渡期的變化。這個「敗犬」是那些年過30,仍然單身,也沒有孩子的職業女性用來自嘲的用語。表示她們比起那些同年代的主婦們,屬於輸家。日本在1986年開始實施「男女雇用均等法」,這些自稱敗犬的女性,很多都是「均等法」實施後獲得與男性同等工作機會的女性。但在「家庭」與「工作」兩立還很困難的那個時代,她們常常錯過了結婚的機會。她們本身並不認為自己是輸家,但在專業主婦為多及社會的一般理念前,只能謙稱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的自己是個「輸家」。這是她們必須如此說的「建前」的發言。

與86年的流行語不同,當時沒有經濟能力的專業主婦,主張出外的自由活動。21世紀初的獨立女性,有經濟能力,有完全可以出外活動的機會,但是她們必須對專業主婦及社會謙稱自己是輸家。

2008年アラフォ(around forty)成為流行語。around forty是描述那些年齡在40左右的成功的職業婦女。此時均等法已固定下來,女性不但有與男性同樣的工作機會,也有了昇級的機會。這些成功的女性,收入極佳,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年齡不再是能做為評定她們價值的標準。沒有家庭負擔的她們,有極高的消費能力。成為矚目的消費對象。各種行業不像從前那樣以「家庭」為消費單位,而開始了「お一人様(單身女)」的消費單位。

從前火山附近的觀光旅館,如果看到單身女子來投宿時,常常會提心吊膽地懷疑她們會不會是來自殺的。可現在這些「お一人様(單身女)」,行動自由,口袋也有鈔票,這些女性反而成了最大的爭取目標。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925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