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銀杏
2020/11/06 08:24:04瀏覽553|回應0|推薦3

以前的住居,附近的道路上,兩旁高植了一些喬木公孫樹。到了秋天,它的種子就落滿了路上。有一次,住在對面的沖繩縣人的婆婆就拿了那些除去了種皮的「銀杏(ギンナン)」給我,並且教我怎麼樣煮食這些「銀杏」。

我一直都很感謝這位婆婆。因為家中是雙職工,有些時候孩子就沒有人照顧。這位婆婆家裡,是兩世帶家庭。他們夫婦和女兒夫婦同居。女兒家中也是雙職工,白天都上班,孫兒孫女就由這位婆婆照顧。他們的孫女剛好和吾家小女同齡,自然每天就玩在一起。當時還都是三四歲的小孩,跌倒撞傷也是常有之事。我回來的時候,這位婆婆就會告訴我一些細節。

就這麼好多年,雖然我們並沒有正式請她照顧,但是不知何時,這位婆婆無形中負起了照顧小女的責任。我自然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常常向她致歉道謝。她卻不以為忤,說看一個和看兩個沒什麼區別,并說在她成長的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沒鎖門,村子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

以後我們搬離了那里。但是每年還會寄賀年片給這個婆婆,讓她知道我們的生活。有時候走過高大的公孫樹時,就會想到這個婆婆。等到兒女長大後,我有一次,突然想到公孫樹的種子為什麼會叫銀杏(ギンナン)的呢? 朋友中有名字叫杏子的,但是大家并不用銀杏(ギンナン)的「杏(ナン)」的發音,稱呼她為「ナンコ」,而是叫她「キョウコ」。「杏」這個字,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發音呢? 查了字典,知道「杏」字的發音是「アン」,因為前面的音為鼻音,也就從「アン」,音變成「ナン」。至於杏子的「杏」的發音「キョウ」,是屬於慣用音。

後來又發現「銀杏」這個詞語,不僅指種子,也指樹而言,這就叫人覺得有些混亂了。更甚者這個銀杏(樹),又有其它名字,叫鴨腳,或鴨腳樹。一棵樹居然有三個名字。

據說銀杏原產在安徽宣城縣一帶,後來被移植到開封,名稱常見於北宋詩人來往信中,成為一種禮品,用來贈答。「銀杏」大約在十五世紀的室町時代傳入日本,也和中國一樣,「銀杏」一詞既指種子而言,也可同時用來稱其樹名。

「銀杏(ギンナン)」在日本也同樣有用「鴨腳(イチョウ)」來稱呼的。「鴨腳」和「銀杏」很難連想成是指同一樹木而言的。事實上「銀杏」是就種子來稱呼,「鴨腳」是就葉子的形狀來稱呼的。

但是問題就在「鴨腳」的日文發音,原本日文中,鴨的發音是「オウ」,腳的發音是「キャク」。「鴨腳」的日文,如果是普通的發音,那麼應該是「オウキャク」才對,怎麼成了「(イチョウ)」的呢? 據一位研究中國語言的日本學者的考證「鴨腳(イチョウ)」的發音是浙江省一帶的發音。江浙一帶的語言,就是以前我們談過的外江話了。

費了這麼大的功夫,總算弄清楚了「銀杏(ギンナン)」撲朔迷離的身份。也就有了安堵感。之後自然對這個被北宋詩人用來做贈答禮品的「銀杏」,到底如何美味,有了興趣。

以前沖繩縣人的婆婆。教我要先敲碎那層銀白的硬殼後,跟著用滾水煮,最後去掉裡面那層內皮。婆婆說的是她們那個時代土法煉鋼的吃法。如此煞費周章,那時只做了一次,就敬而遠之了。

最近知道有個新的吃法,那就是把銀杏放入牛皮紙袋內,拿到微波爐去爆。只聽炮聲隆隆,有如兩軍交戰,不多時歸於靜寂。拿出來以後,那層屢攻不破的銀白硬殼也都有了裂縫,就這樣可以剝出來吃了。知道了這個吃法後,我就樂此不疲。每年秋天,一到市場看到銀杏,總會買回來爆。

銀杏常作為酒餚,用來下酒。有晩酌習慣的老公,看到不會喝酒的我,卻比他更熱衷於爆銀杏,深覺不可思議。銀杏確實是美味,對我來說,銀杏還有另一層意義,這是那位沖繩縣人婆婆介紹的美味,自然吃起來,也就別有一番滋味了。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5228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