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04 00:08:11瀏覽325|回應0|推薦4 | |
2月26號到28號去了一趟山口縣。山口縣以前也去過一次。那時只去了下關市與荻市。這次則去了周南市與山口市。 我為什麼會對山口縣感興趣呢? 台灣今天的情況與馬關條約有關。必須割取台灣的想法起源於吉田松陰。這個想法,後來成了明治時期對外擴展的藍圖。第一次拜訪山口縣時,便去了荻市的松陰神社與下關市日清講和處的春帆樓。這次主要是去看位於周南市大津島的回天紀念館。與記念兒玉源太郎的兒玉公園和兒玉神社。關於回天紀念館的細節,以後再詳述。 這次在兒玉公園看到了兒玉源太郎任台灣總督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題字的石碑,在神社看到前台灣總統李登輝題字的石碑。題的是「浩氣長存」四個字。看到「浩氣長存」四字,心中有些嘀咕。統治殖民地,可以譽美為「浩氣」嗎? 李登輝的題字,以前在電視上也看過一次。那是「森友事件」事發當時,電視台採訪「森友學園」的理事長籠池泰典時,在理事長的辦公室里便掛有李登輝的字畫。 李登輝對日本人而言,是相當有魅力的一個政治家。李登輝在步入政壇後,對拉攏日本的著名人士,不遺餘力。他以總統之尊,對來訪的日本著名小說家「司馬遼太郎」親自招待。「司馬遼太郎」的「台灣紀行」中,關於李登輝前總統的「外來政權」的發言,在島內引起批評。但是「台灣紀行」讓很多的一般的日本人認識到台灣與台灣所處的環境。同時據李登輝的日本秘書所言,李登輝對來訪的日本年輕人,幾乎來者不拒。希望日本的年輕一代也能多多認識台灣。 李登輝的上述種種行徑,常被指為「媚日」。但是李登輝的行為是否真的僅是種「媚日」行為呢? 以前曾經聽過大陸來的一個朋友,提到她在學習日語時,老師問班上學生來自什麼國家時,有幾個同學,一直都沒有反應。後來才知道他們是來自台灣的學生。在那個時候,一般的日本人,包括那位日語老師,都以為台灣人也就是中國人。但是當時的台灣學生已經自別於中國學生了。 2012年以前,證明外國人身份的「外國人登錄證明書」中,有國籍欄,來自台灣的人,也和來自大陸的人一樣,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被登記為「中國」。2012以後,不再發行「外國人登錄證明書」,改用「在留カード(在留卡)」,這時國籍欄中加上了地域兩字。來自台灣的人,在這個「國籍‧地域」欄中的記載,不再是「中國」而是「台灣」了。 將「台灣」以地域這個稱呼來承認她的不同於「中國」。這個改變,所以可能實現,原因便在日本社會的一般人也認識到兩者不同的這個事實。 致力於讓更多的日本的一般人認識台灣的存在與台灣主張的前總統李登輝的種種看來有似「媚日」的舉動,或許有更深的涵義也不一定。 |
|
( 在地生活|亞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