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引用索引(SCI)的功與罪
2014/09/04 11:59:41瀏覽1903|回應1|推薦18

前教育部蔣部長因為發表論文問題而離職,再次惹起學界討論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具有一定品質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的功罪,特別是人文和社會學科教授們更激烈反對單以SCI或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衡量學術表現,這種爭論持續多年了。SCI和SSCI是目前國際上使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期刊品質的指標,由美國一家私人的資訊公司ISI所推出的「產品」,對於發展中國家如東亞,影響深遠。

研究者心中自有學術量尺

筆者在唸研究所的時候,沒有PC,沒有網路,找資料都是泡在圖書館,抱著厚重的摘要刊物(Chemical abstract, Biological Abstract)翻閱,那是用薄薄的紙張印刷的,字體小小,每個月都出好幾本,查閱起來很不方便,更傷眼神。

選擇論文投稿的期刊時,沒有甚麼特別的考慮,就是選擇平常閱讀的期刊來投稿,例如真菌學的論文,首選美國或英國真菌學會的機關刊物,Mycologia和Trans.Br.Mycol.Soc.,植物生理的論文選擇美國植物學會的Plant Physiology,細菌學的論文首選美國微生物學會的多種機關刊物。能登上這些期刊,自己和同儕都感榮耀,那時候學界大概也是如此評鑑學術成果吧!人人心中自有尺度,也沒有考慮這裡需要甚麼樣的客觀標準。

後來資訊爆炸,研究蓬勃了,研究資料爆炸性地量產。出版事業更是日益千里,出版期刊的機關有國家經營的、大學經營的、學會經營的、出版社經營的,期刊領域不同,數量暴增後,仿照從前手工查閱摘要刊物無法趕上發展的速度了,這時候資訊整理提供者成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對研究者而言,經常性閱讀的或有意發表論文的期刊,通常都會有固定的範圍,選擇閱讀主要因為對特定的論文有參考價值,其實也並未優先考慮期刊是否有甚麼客觀的評價。

期刊評價來自行政的需要

期刊數量增後,購置的預算日益膨脹,所以不得不有優先別的考量,對於行政人員而言,因為心中並未自然養成期刊的品質量尺,所以才需要一個客觀衡量的採購依據,例如使用的頻率、期刊的品質指標等。政府機關亦然,國科會就拿發表論文的客觀標準來衡量研究人員的學術成績,這些發表論文品質的客觀指標包括期刊的品質、作者貢獻度(第一作者、聯絡作者、共同作者)、被引用數等。

早年國科會生物處要求計畫申請人填報五年15篇論文品質的資料(期刊品質與作者貢獻度),被責怪會造成學界追求量產輕薄短小的論文,後來改為10篇,這兩年改為5篇,篇數要求減少些,但是並未改變量化研究成果的本質。這完全以行政方便性為出發的措施。

期刊排名的干擾

前述期刊的品質,主要參考期刊被SCI資料庫收錄的情況,能被收錄當然具有定期發行、良好的編輯與論文內容等好品質,臺灣主導發行的期刊能被SCI所收錄的沒有幾種,所以能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是科學研究者必然追求的目標,特別是自然科學界本來就沒有地域上的差別,不像人文和社會科學界對SSCI有著先天的不平。雖然如此,如前述,研究人員心中自有量尺,本來沒有在意這裡SCI期刊排行的高低。

SCI資料庫裡期刊品質的排名,主要參考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等指標。IF是指平均兩年來所發表的論文在本年度被引用的平均數(current citations)。另外,SCI資料庫所收錄的期刊,可以依照不同學門而分類排列,例如微生物學類收錄了114種期刊,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類有158種期刊,食品科技類有128種期刊。因為期刊性質有時候有跨領域性,所以可以同時歸在不同的類別中,如《國際食品微生物學》(Int. J. Food Microbiol., IF=3.327)在食品科技類128種期刊中排名第9名(排名前7.0%,2011年),在微生物學類114種期刊中排名第35名(排名前30.7%)。美國微生物學會機關刊物《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Appl. Environ. Microbiol., IF=3.829)在微生物學114種期刊中排名第28名(24.6%),但在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類的158種期刊中排名第29名(前15.8%)。

國科會對期刊品質的認定除了考量IF外,也考量在學門類別中的排行,排名高期刊給分高些。各學術領域並不相同,各期刊對領域而言自有獨特的學術和應用的意義。對從事食品微生物研究的筆者而言,論文可以投稿至《國際食品微生物學》或《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前者在類別中排名極高,後者在類別中排名15.8-24.6%,遠不及前者,但是以IF來說,前者還稍低於後者。對筆者個人來說,《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錄取的困難度遠超過《國際食品微生物學》。如果研究者只考量國科會的「評分」方式,當然捨難從易,所以如果評審的制度單純以「量化」的方式衡量研究人員的成績,就很難避免人性的弱點,選擇有利於自己論文排名的研究方向,長久而言,這不利於學術突破性發展。

期刊的IF與排名真那麼重要嗎?

如果筆者同一篇文章品質可以錄取《國際食品微生物學》或《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兩種期刊,如果依照期刊排名序而言,在《國際食品微生物學》上發表在排名上遠超過後者,同一篇文章竟然會生出不同的評價。就算發表在《國際食品微生物學》上同一篇論文,依照食品科技類排名第9名,依照微生物學類排名就掉到第35名。這樣排序的評價,有時候有點荒唐。前文說道研究者對期刊的品質心中自有評價,不會願意將好的論文發表在不怎麼樣的期刊上,期刊的排名有其重要性,不過,如果過度衡重就沒有意義了。

就以SCI資料庫中的微生物學類來說,此類在2011年收錄了114種期刊,美國微生物學會全球有幾萬名會員,發行十幾種期刊,前述《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是傳統機關期刊之一,在微生物學期刊中排名第28名(24.6%),依照國科會(科技部)不能算是一級的期刊了,不過此類排名在前的主要是多種綜論性(reviews)刊物,參考性高,引用數當然高,不過這些回顧文章不是原始的研究成果發表,單以發表研究成果而論,排名在前的就只有少數幾種時新的期刊,如Environ.Microbiol.、Cell Microbiol.、Mol.Microbiol.等,如沒有深切瞭解,光看表面排名的數字,會被誤導。

期刊的排名主要依賴發表論文被引用的數字(IF),那主要是受到不同學門學術社群的大小而別,絕對的IF數字,有時候沒有太多的意義,例如微生物學有114種,《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有IF=3.829的成績,排名到15.8-24.6%,漁業(Fisheries)類有30種期刊,排名超過IF=3.8者只有兩種,這裡極可能說明漁業的學術社群相對小些,IF稍低些的漁業期刊難道就不重要了?

既然現實的SCI期刊排名依賴IF,期刊的負責者就應用一些「方法」來衝高IF指數,例如期刊邀請名家撰寫引用度高的回顧文章,或者要求投稿者必須引用該期刊的論文,或者有意無意地造成所謂「引用圈」,用這些合法或不合倫理的手段來衝高IF指數。對出版社而言,以Elsevier為例,先有完整的投稿、審稿與發行的系統,配合龐大的電子期刊資料庫系統,完整地提供研究者的資料搜尋等服務,對作者而言,免出版費用(傳統上學術發表作者要負擔高昂的發表費用)、提供免費抽印本,這樣包攬了上千家期刊到其麾下,形成研究者必須依賴的大集團,其收入來自訂購戶和第三者閱讀的費用。經過該集團運作,有好些期刊確實大大提高IF指數和排名,前面的《國際食品微生物學》便是受惠者之一。不過,對於這家具有壟斷性的托勒斯集團,學界另行發起反Elsevier運動(Anti-Elsevier Campaign)。

之前鬧出「引用圈」國際醜聞的J.Vib.Control期刊,觀察其IF和排名的提升速度,好比坐火箭升空,2010年前這期刊的IF只有0.497-0.863,排名在82-57%之間,2011年IF只有1.0(排名57%),2012年IF為1.966排名躍升為19.4%,不得了,2013年IF為4.355,排名為6.9%。我不知道國內的「引用圈」有沒有做到火箭燃料的助燃效果。總之,太過依賴這些所謂IF排名,可能會糊里糊塗被當成冤大頭!

SCI的功罪難說!

為甚麼SCI在歐美對學術界沒有造成極大的衝擊,在東亞等發展中國家不單影響研究員的個人發展,甚且影響到國家學術的走向?筆者唸博士班的時候,常去化學系請教一位教授,他突然間消失無蹤,研究室上的名牌被摘了,打聽之下是他沒有獲得長聘,默默地離開了,沒聽說他敢質疑要看客觀的評鑑標準。國內大部分大學沒有長聘制度,除了對資淺的助理教授外,多數資深的副教授或教授沒有長聘,但是等同長聘。在升等或其他評鑑上,爭議不斷,部分不滿意者會訴諸行政法院,大法官的解釋或其他法律條文的引入,大學校園為避免爭議,所以事事講究「客觀」化,這時容不下學術人心中的學術標尺,只能化為客觀的量化數據。SCI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進入國科會,進入大學校園。

臺灣學術圈子小,各學門領域中專家不夠多,不夠厚實,容易產生人情的壓力,從月前蔣部長的爭議就見識到國內學術圈的「實況」,學術倫理的規範是漂浮的。對於筆者和眾多無奧援的研究者而言,無力量產論文,更無力、無能或不願營造「引用圈」來衝高自己的學術評價,如果自然科學界完全不參考SCI,筆者和許多「圈」外人士而言,更無憑藉了,心裡一樣惶恐。

SCI對於自然科學研究者而言,有其意義,如果自己缺乏長期學術發展的規劃,光依賴SCI的評價,勢必會影響到學術生涯的成就,SCI的功罪就在研究者個人的把握。對國家或大學裡的行政人員而言,對於SCI的應用更要戒慎恐懼,萬勿貪便利而曲解真實的學術評價,甚且誤導學術的發展。


請參考

學術倫理,追求人格的完整性

學術倫理弊案,難道要鄉愿到底嗎?!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6932260

 回應文章

鄉下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6 05:06

在學術界可以追求的價值感已經如此混淆,乾脆到業界追求真實的「研究」成果好了!

我做了!覺得很快樂,人生自此變得非常踏實清朗。

回顧待在學術界當教授的十幾年,感覺是很陰暗的!

wonghc(wonghc70) 於 2014-09-06 06:12 回覆:
SCI的功罪就在研究者個人的把握,所以職涯的好與壞,有沒有成就,主要還是依賴個人的抉擇。不過,很少學界有橫跨學術與產業兩界的機會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