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1 13:45:19瀏覽3130|回應0|推薦20 | |
有幾個國中生利用週末時間跟著我學習閱讀寫作。上星期六我給他們的作業,是請他們回家蒐集一些「歐洲現況」的資料,下次上課時提出口頭報告。這項作業的教學目標,一是要讓他們學習如何蒐集資料,並把雜亂紛陳的資料消化整理,成為有條有理邏輯清晰的個人報告;二是藉此訓練口語表達的膽量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國中階段就能慢慢體驗──甚麼是「國際觀」。 在臺灣,很多人以為給孩子學習英語就是培養「國際觀」,其實英語充其量只不過是一項語文工具而已,有了工具,不表示可以同時擁有其他能力,就好比學會拿筷子,不等於就能吃得營養均衡頭好壯壯一樣。但是,要培養「國際觀」,談何容易?所謂「國際觀」,不是知道世界上哪裡有好吃好玩的東西、哪裡有可愛好笑的趣事……,而是要有能力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特質,有能力分析討論世界各國的政經情勢,並且由此觀照自己的國家、民族、個人如何在這多變的世局中安身立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這些東西看似遙遠,但實際上和我們卻是切身相關。舉個例子來說,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許許多多投資人慘賠,如果投資人多了解一些總體經濟分析、對國際情勢多些關注、懂得分辨媒體報導的虛虛實實,總括來說就是多那麼一點「國際觀」,或許損失就不會那麼悲慘了。 對這幾個課業沉重的國中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和管道去蒐集資料,但我還是期待能在幾次這樣的活動引導下,讓他們體驗──原來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看似遙遠的某個角落,正發生著甚麼事件,其實是和自己密切相關的。 今天看到「陸生:台灣新聞報導幼稚讓人噴飯」(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151563.shtml)這則報導,只能感慨──臺灣之所以被國際社會邊緣化,其實是咎由自取。天底下哪裡有不去了解別人,卻只責怪別人不來了解自己、不來愛自己的道理呢?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