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打果真不成器?
2013/03/22 12:54:55瀏覽1640|回應0|推薦15

現在的學校禁止體罰,但在古代,這幾乎是教學場域之必然。《陳書.王伯固傳》記載王伯固當國子祭酒時:

為政嚴苛,國學有墮遊不脩習者,重加檟楚,生徒懼焉,由是學業頗進。

連大學校長都帶頭海扁不用功的學生,更甭說地方上的私塾學堂了。

然而能進「國子監」讀書的,大抵都是年輕氣盛的青年菁英,未必甘願挨打。若是沒處理好,也不免生出亂子。《唐書.陽嶠傳》記載:

入為國子祭酒,……時學徒漸弛,嶠課率經業,稍行鞭箠,學生怨之,頗有喧謗,乃相率乘夜於街中毆之。上聞而令所由杖殺無理者,由是始息。

大學生不滿體罰過當,竟然半夜當街聚眾圍毆校長,還驚動皇帝派人鎮壓,這也真是夠嗆的了!

這是韓國畫家金弘道(1745-?)的畫作「書堂」,描繪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挨了老師一頓打,滿腹委曲頻頻拭淚,同學則個個都是憋笑看戲的狡獪嘴臉。想必在許多人的成長記憶中,都曾品過這樣的滋味吧!

不打果真不成器?如果只能仰賴體罰來逼學生「學業頗進」,那是老師無方、學生犯賤。

教育,好比捏製陶器。當土坯的密度和水分不均勻時,就要多花些工夫搓揉。狠命摔它,有用嗎?

同樣的,陶土的含沙量不同,適合製作的器皿也不同。硬要把品質不一的陶土捏製成大小形狀均一的器皿,成功也只是運氣剛好而已。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741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