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05 09:38:29瀏覽728|回應0|推薦0 | |
從天星的認知上,在西洋的「占星術」,百年以來,經過天文星象的科學驗證。 「十二星座」是古代人以合乎古代天文星象為體,用在古人的命運算法,從時間、空間的觀點(歲差)為起點,也都不適合現代人的命運算法。 「十三星座」是現代人以合乎現代天文星象為體,用古法改編成現代人的命運算法,所以,不斷的會有這種聲音出現是正常的。 不管「蛇夫座」是不是第十三星座,其實在東方占星的古天文,早就存在數千年了,稱為天市垣,屬於三垣二十八星宿之一垣。 「占星術」最是奇妙無比,任何一派的學理說詞,都不敢脫離「天文星象」的。 一旦學會這門學派,想當然的會排斥另一門學派,雙方認知有了誤差,也是各說各套,僅能提供參考。 更別以為會有兩面人的占星大師,說是兩派理論都學會了,從認知上那豈不是有兩種「天文星象」的同時存在?差很大,簡單的說,目前證實是不可能有兩種宇宙天體同時存在?! 有關「占星術」的命理見解分析,從不相信到相信,完全是是依賴每一個人的相信程度而論,「占星術」就會變成用個人的喜好來做定論了! 從地理風水的認知上,也是如此。 東方的堪輿學說,主要也分成「三合派」及「三元派」兩種理論。自明代以來研議地理風水的範疇,皆不出兩大體系,一個是地理形勢的所謂「巒頭」,另一個是八卦方位的所謂「理氣」。 其實,在明代中世紀以前到元代、宋代、唐代,並沒有三元派的理論,也就是跟本沒有三元羅盤。 傳言:巒頭形勢無假書;理氣玄空無真訣。 是自從明未清初,蔣大鴻氏出現之後,大倡三元九運之理論,套用易經卦爻的「天根月窟」之解釋,以為天地乾坤之禍福轉移是遵從洛書一、二、三、四、五(元旦盤:無移動者稱為中宮立極)、六、七、八、九,按數字次序順著輪流「依運入中」,就是生、旺、衰、退、死、絕流行之氣機。 也就是用此流行之氣機,再一一轉嫁回到洛書九宮、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山向方位,成了「天根月窟」之理論,經過清代易理學家張惠言、沈竹礽﹒﹒﹒等等的輾轉傳述,成了玄空三元派之來源。 論述《易經》,可以把「河圖、洛書」的來源存於龍馬神話中,拋棄不使用。甚至毀了「河圖、洛書」,《易經》還是會存在於天地、乾坤「陰陽變異」之中之間。 沒有了「河圖、洛書」,就斷滅了「元旦盤」根源,只有剩下了三合派的「形勢還有巒頭」可依靠,三元派的「玄空理氣就渺茫無依」,「堪輿風水」的學術基礎變成了神話,您會相信嗎? 最後總是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倒不如勸人行善,做一些功德! 其實,《易經》真正之發源是存於乾坤、天地之「陰陽變異」間,而不是「河圖、洛書」。 「天根月窟」之說,來自宋代邵康節先生所說,「天根月窟」是說乾、坤之卦爻變卦而言,並非指一運入中到九運入順輪之數字,而再毫無根據的轉嫁到洛書數,成為三元九運。《易經》易理與三元九運毫不相干,「河圖、洛書」就自成攀附於《易經》的旁術之學說。 風水宗師蔣大鴻就也說過:“巒頭,本也;理氣,末也。 傳言:「巒頭形勢無假書;理氣玄空無真訣」,這是真的。 郡康節先生的「天根月窟」詩:「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予不為貧,須探月窟方知物,未盡天根豈識人。乾遇巽時為月窟,坤逢雷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易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易經》以天道示形,為中華文化及五術源,堪輿之道崇尚「觀星望斗」。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