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勘輿羅盤的天星盤線度
2022/02/14 09:58:48瀏覽754|回應0|推薦0

古代記載「冬至日躔」,歷經數千年,直到東漢虞喜(西元330年)有發現日躔之星宿己經西移。在虞喜(公元330年)根據冬至日昏、中、旦星從宿到宿的變化推算,唐、夏堯傳承以來,已不符合在東漢虞喜(公元330年)所觀察到的天象而逐漸被懷疑有「歲差現象」。

  • 「羅經」之用,始於至簡,而極於至繁。

勘輿羅盤外圍用的天星盤線度,也只是簡單的選用「二十八星宿」,作為測天的基礎,各按一定度數分佈在羅盤上。用「冬至日躔」,蓋太陽一年一大週天,則行遍三百六十五度一歲之機也,則以舊年之冬至至今年之冬至,乃完其數也,此朔虛、生潤,皆由此也。

勘輿羅盤的「二分、二至」皆是用了地支「十二辰」,涉及「二十四山」背景,上應天時二十四節氣,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位,以為基礎點。因此從仰觀天文的觀察「日、月、五行星」的運行,古天文是用漢、唐、宋時代「二十八星宿」,以宋代的「開禧度」為天體背景當做代表性。

《易經-經傳》繫辭曰:「仰以觀於天文」。

「天道示形」:人類抬頭向上觀察「天文星象」,天星運行只有唯一,絕對沒有兩個!

「歲差現象」的天星宿己經位移,現有的「勘輿羅盤」在外圍用的天星盤線度,原採用是宋寧宗的「開禧度」,冬至日躔於「宿」,標出春分點日躔在「宿」、「宿」。

清,到了清代初期,星宿宮度有改成了清順治「時憲度」,冬至日躔於「宿」,標出春分點日躔在「宿」。

現代市面上的勘輿羅盤,就因為歲差現象」的位移,「天星盤線度」都要做更正。

現代科學已知冬至日躔於「宿」,春分點日躔星宿是在「宿」。

「天道示形」——這是真實相。

從「冬至子月、太陽在丑宮」,「冬至日躔」星宿推步由> > ,即可清楚的明白「歲差現象」在春分點「戌宮」,日躔星宿的 > > > 演變。

宋代有「開禧度」,數百年後的清代又有了「時憲度」作為更替,而天星本體不可能兩種同時存在的。

現代的「勘輿羅盤」運用在風水地理上,勘輿大師要不要作為測天的基礎?

若有使用「天干地支」、「時間方位」、二十四山方位」,在風水地理的基礎上,也都是有必要隨著「歲差現象」做更正,應以符合「天星運行」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17168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