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勘輿羅盤的「磁北」與「正北」
2023/05/10 17:12:02瀏覽729|回應0|推薦0

地球有兩個北極:〈勘輿羅盤〉使用的是地磁北極

一個是地理上的北極,也就是地球表面與地軸所產生的交點,稱為地理北極,也就是常說的北極點。

然而,地軸是一個假想的觀念,所以每年都還是會有些微的擺動,稱之為「歲差圈」,有了位移,每71.6年西移1度的累積差數。以地理北極為定位基準的北方,就稱之為真北、正北

另一個則是地磁北極,各位在地球科學相關的課程應該都有學過,地球本身具有一個強大的磁場,而地球磁場北極所在的點,就稱之為地磁北極

〈羅盤〉所指示的北方--「磁北」,與地球上真正子午自轉軸的北方--「正北」,是有所偏差的。這個偏差是由於羅盤內的金針受著地球內部導電物質的運動所產生的「地磁」影響,而這些物質的運動又會令「地磁」隨著時間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磁北」與地理上或地圖上所展示的「正北」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兩者之間會純在些微的偏差。


真北:指地球的正北極,即北緯90°或經圈交彙的地方,又稱「正北」方向,為過地球上一點指向地球地理北極的方向。通過地球表面某點的真子午線的切線方向,成為該點的真子午線方向。真北方向是大家看地圖或者地球儀上所有經線的起始點。

磁北:是〈羅盤〉所指示的北,這主要是由於地球的磁場兩極與地球上的南北兩極不重合,因此〈羅盤〉指示的北為磁北而非真北,磁北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相重合,一個約在北緯72°、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離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于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磁偏角」:「磁北」與「真北」偏差所形成的角度,稱為「磁偏角」。低緯度地區的會較高緯度地區的為低。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就以香港為例,今年3月31日的「磁偏角」是2度25分以西的偏差;而同日於冰島的「磁偏角」則是13度55分以西的偏差。

另外,地球內「地磁」的磁極方向並非永恆不變的。這現象可以由海底的山脈——「中洋脊」兩旁排列的岩石帶所證明。地殼運動中溢出的岩漿會含有磁性礦物,而當岩漿冷卻時磁性礦物的磁極會循當時的「地磁」磁極方向排列。地質學家就是從這些紀錄發現出「地磁」磁極變化的現象,稱之為「地磁異常」。若然岩石帶的南北極和現在的南北極排列方向相同的,稱為「正異常」;相反的則稱為「負異常」。這些證據亦有助解釋地理學上「海底擴張學說」。

磁偏角」的發現:

在「磁偏角」未發現以前,古代以子、午來標記南、北向,磁針的南北指向被認為就是地球的南北,有了「磁偏角」,便有了兩種子午向。經線稱真子午線,磁針南北向稱磁子午線,兩線的夾角便是「磁偏角。按照傳統的方位記法,正針子午是磁針的南北向標記,作為校正手法,把真子午向按磁偏角的相反方向轉移,這就是縫針設定的原理。在「磁偏角」發現以後,人們還發現它是因地區不同而有大小變化的,中針的設定顯然增大了按傳統方式表示「磁偏角」的範圍,所以「中針」的設定晚於「縫針」便理所當然。

對天盤、地盤、人盤的縫針、正針、中針。歷代勘輿爭論不已,主張不一,應用各異。羅盤天、地兩盤的名稱顯然是承襲式盤而來的,至於人盤的稱謂,想當然是建立在附會的基礎上,如天盤的指針叫縫針,地盤的指針叫正針,因為人在天、地之間,故人盤的指針叫中針,並無實際的內容。況且術書中稱法不一,此從一說,先有「磁偏角」的發現,再有三針的形制,進而才有天、地、人三盤的名稱。被後人誤解作,以為水從天上來,山從陰地出,有先來後到,才演變成中針、正針、縫針各訂定以7.5度來劃分界。以地盤為太極為我,以用格龍定座向,為主體。水動為陽,類天盤之環繞用於收水。山靜為陰,類月之拱護用於收砂。兩者為賓,此所以風水為風水的根源,蓋因冬至子之半,一陽始生,格水用天盤之天干,天盤表陽氣之流行,而收砂重人盤之地支,人盤表陰氣之流行。

以上,形容三盤三針的設定,這還不足以訂定出以7.5度來劃分界!

因此,若然我們要找出「正北」的方向,就不能依靠〈羅盤〉,而要藉著天上星體位置。

例如:靠「北極星」的幫助了

「北極星」天北極距離在歷代以來,從周代(3,000年前)以來有了三種變化!

使用的〈羅盤〉,在市面上目前是有兩種記載「二十八星宿」的天星盤線度。

開禧度:代表當時認定北極星是在「帝星」。從周代到漢代,天北極距離會有不同,天北極距是在6.5~8.3度以上,向西移。

時憲度:代表當時認定北極星是在「天樞」,天北極距離在5度以上,向西移。從唐代到宋代,沿用到元、明、清。

3現   代:是清末啟用西洋天文曆法,改用了現代認定的北極星是「勾陳一,天北極距離是在0.9度以內,漸漸縮小。

清末改使用西曆推步,北極星改用「勾陳一」,已知天北極的極距離是比「帝星天樞」少了許多,現代北極星的「勾陳一」,天極距離差距甚小,已經沒很大的誤差。

明末、清初蔣大鴻應知曉「北極星」的變化,所以三針都採用正針的主要因素。

要知道,羅盤三針的基本架構,這的確都是和「天星運行」的規律有關係的!

「天文星象」是不可能有兩種天星同時出現的只有唯一!

所以〈羅盤〉有了「開禧度」,然後有了「時憲度」替代,現在又有了「勾陳一」。

您的〈羅盤〉用在勘輿地理時,也只能使用現代「勾陳一」為北極點的天星盤線度!

根據:氣象學報第三十七卷第三期(80年9月)中國二十八宿對應2,000年分點圖考。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邱國光先生的考證所得,將二十八宿內各星對應於西元2,000年春分點星圖上,使得中西星名可方便對照査閱,便於對中國古天文之研究。另一方面亦可確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太陽入宿度之確定值,可用以修正民間所用〈羅經〉外圍所標示二十八宿度之「天星盤線度」

現代羅盤的「天星盤線度」要校正二十八宿星宿度,要找到現在的位置(二分二至,春分太陽在戌,日躔於),在使用〈羅盤〉時,和天星二十八宿合同一體,〈羅盤〉就可以借天星二十八宿與天、地合齊的測量工具。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17918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