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莊子「物我合一」之美學思想 (一)
2006/10/26 20:35:17瀏覽9849|回應1|推薦7

廖柏森

莊子「物我合一」之美學思想

壹:序論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是莊子哲學的終極理想,也是其審美心胸的最高境界,在此層域上,他的哲學和其美學是渾然ㄧ體、不可區別的,並以此規範及影響了後世的審美準則和創作成就。

     然而老莊思想體系對於現象界美的事物ㄧ貫是採取否定排拒的態度,所謂「擢亂之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鈎繩而棄規矩,儷工捶之指,而天下使人有其巧矣」(胠篋篇),這使人容易推導出莊子是反對藝術或審美活動,甚至他根本沒有所謂美學的謬誤論斷,把莊子反對美的事務之事實,視為其思想中有無美學成份的這個判斷原則是太淺陋了,我們首先必須瞭解,莊子並不像ㄧ般西方美學家ㄧ樣,把美當做一種知識客體從而加以研剖分析,而且美也不是莊子美學中的中心範疇,反而對「道」的觀照才是最絕對、最高層次的美感境界,因此我們若是僅想從莊子書中挖掘有關美的論述,難保不會失其本義,而應該是提升自己的目光,從觀道證道的立場來體受美的實質。

    本文之目的即在於指出莊子美學的特殊型態,及與其哲學間的內在關連,並以「物我合一」此樞紐觀念來說明其藝術境界,筆者認為是最恰當的,因此這其中就包含了幾個問題:「物我合一」的蘊義為何?它如何會通到美學上並具有深刻的意義?其美學意義又如何重大影響了後世的藝術理論與創作行為?

    由於莊子思想體系博大深厚,各家的箋注不一。而本文處理的問題重心有限,故僅只擷取與「物我合一」有關之論說,在此先將本文立言的基礎用一系列簡單的論證概括出來,容後再做詳盡的解述。

1.      因歷史時代的因素,周文疲弊,禮樂典章制度變成了造作虛偽的桎梏,人欲解除生命中外在形式的束縛,故冀望追求自由,然而人的自由並不在取消或棄斷與外在事物的聯結,而是要與外物相互和諧統一,產生圓融ㄧ體的關係。

2.      但應如何和諧統一呢?莊子提出了保持內心的虛靜,將人世得失、禍福、美醜等視為相對的假象,只有專注把握對道的觀照,才能統一物我、主客、內外、能所等相互對峙的緊張狀態。

3.      道使人主體的修養境界開闊提升,並產生無限與自由的精神來往,和萬化冥合為一,從而獲得至美至樂,這就是莊子「物我合一」的藝術精神。

貳:何謂「物我合一」

     莊子身處在一個戰禍延綿、疫疾充斥的時代環境中,當時的政教典章制度也由於周王朝的傾頹已變成徒有型式,而無實質內容的虛文,莊子逍遙自由的性情當然無法安於此,乃以其聰慧哲思的天才,把眼光轉向了人內在精神境界的放曠提升,有別於時人汲汲向外逐物求利的風習,這是傳承自老子ㄧ系的道家傳統。然而莊子的思想型態卻更為活潑靈動,所探討的問題也相形擴大深入,尤其是表現在「物我合一」此思想上,但在探討何謂「物我合一」的涵義前,我們必須先確立莊子體系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它與「物」、「我」之間的關係為何?

     道是宇宙萬物生成運化之總原理,無法為感官所直接察覺,但又是先於ㄧ切萬有之前即已存在,並因而化生天地,所以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沒有終始限制的。他說: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

    因此道基本上是ㄧ客觀超越的「無為無形」之實體,但道與天地萬物之間卻是沒有限隔的,事實上道就在萬物之間,不論是自然運行或人事興衰,冥冥中自有一演化生成的必然規律自然而然地發展著,所以莊子說道是「無所不在」的,莊子曾描繪了一段有趣然富哲理的問答: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知北遊)

    東郭子明顯地把道視為一種外在宰制的神聖規範,無法和卑微的事物聯想在一起,但在莊子看來,道雖然是最崇高的實現原理,卻也是最普遍內在於萬物的本質,不論是在動物、植物、無生物、甚至穢物中都是ㄧ樣的,因此萬物之間是不應有主觀成見上的價值區別,所謂: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關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覩矣。(秋水)

    而「物」與「我」顯然都是由大道所衍生流行,本是ㄧ體而不可由主觀意念來妄加區分貴賤,不僅物與物之間沒有價值層級上高低的意義,且人世中所謂的榮尊、得失、壽夭等亦只不過是具相對性的價值。因此「物我合一」就是從對道的觀照,宇宙萬物莫不由道而來,且以其為內在本質的意義下而呈顯出來,在此解消掉物我的對立及偏執,而人主體的心中必然會生發一種自由、無限的心境,因為不再有外物的繫累及內我的執著,才能使人與自然成ㄧ和諧的整體,產生人與物化的最高美感境界。如: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齊物論)

    「物化」正是莊子所追求逍遙無待、與物合一的世界,也就是真正能夠觀道、體道、進而與道冥合的境界。

    但問題在此一轉會成為要如何才能達至此絕對境界呢?這就關乎休養論的探討了,本來道既然是無形無象,所謂「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知北遊),那人又如何知道之如實存在呢?這就端賴個人主觀虛靜明覺之心的修養提升了,儘管莊子提出「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知北遊)似以無思純樸之人方能深切得道。但我們一般已墮入知覺層次之人仍可藉ㄧ段修練的歷程來體驗道,把紛擾雜沓的心境化為虛空靈明,以期返赤子之天真,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心齋」、「坐忘」等修養功夫: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大宗師)

    「心齋」就是虛空的心境,因為「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所掌握的都只是有限的事物,所以要排除一切心智感官的活動;而「坐忘」更是要從人的生理肢體及理智思辯中解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同於大通」。二者的意思歸結起來可以說就是要「喪我」、「忘物」,一任自然之適。

    「喪我」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面是「我」的形軀,人的肉體在自然界只有一定的存活時間,有生必有死,就像日夜的更替變化一樣自然,因此形軀的生滅並不值得喜憂,莊子說: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大宗師)

    另一面則是指「我」的意識,包括思辯、情感、意志等,也必須加以解消掉,因為它們根本上還是ㄧ種相對性的精神活動,侷限在人類淺薄的經驗範圍中,如何能有真正客觀的真理標準呢?所謂: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齊物論)

    聖人「照之於天」就是要捨棄人世間相對性的是非觀念,而專注於對道的觀照,才是絕對真際所在。莊子曾描述南郭子綦喪我時的狀態云「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苔焉似喪其耦」(齊物論),成玄英為之作疏云「凝神遐想,仰天而歎,妙悟自然,離形去智,苔焉墜體,身心俱遣,物我兼忘」,這正就是喪我的精神意蘊所在。

    而「忘我」即是以天地萬物之間並無差別相,因為產生萬物的本體都是相同的道,而道是自然而然地開展出來,使萬物各具的形體不同,這其間並沒有什麼必然性,莊子甚至說: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大宗師)

    這種安於道所賦予的形體,不與外物區別,就是尊重萬物所具之個體價值與美感,如此則「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教倪於萬物」(天下),既能不犯擾外物,則與物自得,所謂「聖人處物而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之。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知北遊),最後物我皆能同登逍遙之境。

    總而言之,「物我合一」正是契入道妙的境界,這其中必須經歷「忘物」與「喪我」的階段,而在「心齋」、「坐忘」的工夫中完成,在這境界中是ㄧ種消遙放曠,無限自由的精神,可見莊子在時代環境的箝制下,並沒有捨斷與外物的聯繫來尋找心靈上的自由,反而是從與物和諧為一,使人不為外物所拘束捆綁,這種主體超脫與環境得失利害的關係,從而獲至精神上的自由愉悅,正是與美學中的許多概念相通的,而事實上莊子思想所呈顯的風貌就是最高的藝術精神。

( 創作文學賞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509686

 回應文章

dan
excellent
2007/03/08 13:57
cool ! would like to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