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8 13:53:48瀏覽1127|回應0|推薦4 | |
廖柏森 (原載於中國文化月刊) 雖然孔子將禮的基礎收攝至人內心之中,成為義的自覺合理之外顯,但此理論型態若再往上溯源,仍可追問那麼人為什麼會有一種要求行為正當合理的欲求呢?這裡就透顯出儒家學說的中心德目--「仁」之價值意義。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 首先孔子從人真實生活中具體地指點出人的涵意就是要設身處地、愛人如己;但這種愛不是一己私慾之愛,或只是愛某些特定的對象團體,而是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的大愛,所以仁除了內以成己之外,還要通出去成人潤物。孔子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孟子也說: 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盡心下) 仁者無不愛也,親賢之為務。(盡心上) 據此, 總結儒家闢創「仁、義、禮」此一龐大之道德原則體系,基本上就是一種生命的學問,規範了社會與個人之行為,以實踐人性中最高貴的價值意識與精神方向。而且儒家中的德性生命還要求向人性其它需求層面流通貫注,以完成對感性和知性生命的多元價值創造,不但個體人格據以完成,同時個體與外在世界亦能相通和諧。這種人文化成世界的艱鉅工作,也只有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方能有以致之。 註二: 見 註三: 「攝義歸仁」之用語見於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