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03 15:00:34瀏覽1670|回應0|推薦9 | |
廖柏森 (原載於中國文化月刊) 緒論 所謂理想人格,簡單地說乃是指一個人的內在品行情操與外在形貌儀文能夠發散出一種高尚特質,此時其人表現的氣象、姿容、甚至云為行止等,再再皆能成為眾人所崇仰欣賞的對象,進而受到陶冶鎔鑄,使一般人在自覺或不自覺之情況下遵奉其偉岸人格的行誼影響。畢竟人並不是一種單純形軀的自然存在,那只不過是和動物的軀體大致無別的;作為一個人還要在形體和構造之上要求一種精神內在的生活,也就是絕對價值的追求。其所追求真、善、美的層次愈崇高,代表其人格情操的體現愈精純,也就愈獲得旁人的尊崇效行。 雖然所謂理想人格中所透顯之特質,其具體內容並不定有固定的指謂,它是會隨著時代社會價值之趨向,與個人心中所意欲的標的而有所轉變,因此不論是道德、智性、或才能等精神人格都有可能成為一種理想人格而被大眾所欣慕企羨。但人總是願意追尋一個較為終極永恆的價值原則,否則在諸多的理想人格型態中,很有可能會有因時空環轉移而產生質變,那我們究竟應何去何從呢? 在中國長遠的思想文化傳統中,對於一個人該如何圓滿安頓其生命意義的問題向來是非常重視的,而理想人格的提出對世人就具有一種典範與準矩的作用。因此代表中國思想文化主流的儒家,從其基本義理出發,也倡導了幾種積極正面的人格典型。儒家對人的看法是以道德善為依歸,對人格的稱美亦是以其倫理德行為品評的重心,甚至從一己之道德修養,可以向外通出及於天下生民萬物,使群己物我之關係皆能和諧安定,這也就是儒家論語中所推崇聖人、君子、仁者、士等一類的理想人格。本文寫作之目的,就是希望將這幾種型態的理想人格作一探討,釐清其所含攝的真正義蘊;並且與道家與魏晉時的理想人格作一比較,以確定其理論上的分際,展示在不同的哲學背景之下,所開出型態各異的人格理想。 要想建立一個健全幸福的社會,首先就必須塑造優美理想的人格心靈,古人典型雖已在夙昔,但現在的中國人卻不能不在這其中得到最大智慧的啟發啊!(待 續)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