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中理想人格之探討 (四)
2006/06/22 19:18:34瀏覽3317|回應0|推薦5

廖柏森

壹、               《論語》中的理想人格

為承擔從其「仁、義、禮」義理體系所開出來的生命途徑,儒家在《論語》中展示了多種在道德情操方面能夠體現良貴素質的理想人格型態,我們可以大體分析其明確提示在《論語》上的次數,計有「君子」八十一章為最多,次為「仁者」十二章,「士」有七章,提到「聖人」則有五章,其他諸如「賢者」、「知者」、「勇者」、「狂狷」等則零星附帶有所論及,以下當分別探討之。 

(一)「聖人」

在這裡也許令人有點訝異,「聖人」一向是儒家傳統中所推崇的最高人格境界,而孔子本人也早已被普尊為「至聖」,為何在《論語》中被正式討論的頻率卻只有寥寥數語?我們可以從孔子的自述看出幾許端倪: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

孔子在春秋當時已被目為聖人,如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罕)因此以上這段話通常看作為孔子自謙之辭,朱熹即注曰「聖者,大而化之。仁,則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備也。為之,謂為仁聖之道。誨之,亦謂以此教人也。然不厭不倦,非己有之則不能」。夫子雖不言,然己身卻無時不在實踐聖人之道,正如《孟子》中亦有與此章略同的記載: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公孫丑)

可見聖人之稱,非常崇高,往往使旁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自己卻不自視自覺,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用牟宗三先生的一段話來詮釋:

在現實世界裏是不可能有聖人的,因為某人縱使在現實世界裏最受尊崇,一旦他自稱為聖人,自命達到最高境界,那麼他的境界便不是最高的,所以已不可算是聖人了。聖人的產生,必由於後人的推崇,便是這個道理。(註四)

然而在《論語》中,孔子雖不自稱,亦殊少論及如何成為聖人的問題,但我們仍可經由孔子稱揚古聖先王的行誼來想見其心目中最崇高的理想人格: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泰伯)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文章。」(泰伯)

在此無需考察堯、舜、禹等聖王的事蹟,而可以將他們視為孔子對遠古社會一種思想人格的寄託。孔子讚揚他們經由個人崇高的德業修養,不必特意有所作為,自然而能感化生民,使天下歸於治。如: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靈公)

這就是一種仁心大公境界的顯發。而三代禮樂教化的薰陶,亦使得「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衛靈公)所以孔子願意「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矢志善繼三代深蘊厚蓄的文化道統,也就是因為孔子對其聖人風範之嚮往與追隨吧!

儒家最高的人格理想是「聖人」,但聖人畢竟是要經歷長期生命的修身立德,不但要成己,更要感通出去安人潤物。而儒家雖講「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然而這只是指涉人人所本有的潛在可能性,卻不具後天的實際必然性,所以古來聖賢幾希矣!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孔子的《論語》是著重在日常生活中親切地來指點個人的道德修養途徑,因此孔子不從「聖人」一格來訓勉其弟子,乃因其境界太高,不易體悟,也是因聖人的盛德是需持恆工夫刻苦實踐的,並非能由言語道斷。因而孔子毋寧是以「君子」的理想開始來啟發常人的生命自覺,貞定住價值的方向,所以孔子亦云: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以。(述而) 

(二)「君子」

「君子」一格在《論語》四百八十二章中出現凡八十一章,可見其重要性。儘管「君子」不是儒家最高的人格準矩,但卻是成德之門的始點,一切儒家所標舉的德性價值都必須在此獲得初步的實現。而「君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人格型態呢?我們不妨先從其內在與外在的組成特質來考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君子。」(雍也)所謂「文」是指君子外在形式的文飾,可以說是禮儀服采之美。孔子曾說:「禹無間然矣,惡衣服而致美乎服夫黻冕。」就是讚揚禹對其禮服禮冠之考究‧另外孔子也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雍也)又說:「文之以禮樂。」(憲問) 樂是君子不可或缺的修養,在其陶冶之下,君子表現在外的應對進退也就充滿莊嚴肅穆的典雅舉止‧可見「文」是儒家非常重視的一種文化教養,所以孔子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堯曰)這個外在容貌姿態來‧

而所謂「質」則是指人內在堅實的倫理品德,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 又說:「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顏淵)可以看出「質」正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本質,一切行為事功必由此來指導規範,所謂「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 孔子以「文質彬彬」這個命題來稱述君子,也就是要求文與質二者的統一,使得君子外表的言動儀容與內在的仁義道德能夠達至和諧圓滿的境地‧

「文質彬彬」是君子立身的基本型態,而他仍有其處世之理想與價值原則要開出,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而) 此道即指仁道,君子一旦志於仁,則必「無終食之間違仁」(里仁),安於他所處的惡劣環境,所謂「君子固窮」、「憂道不憂貧」(衛靈公),並且可以表現出以下種種優美的人格情操:

子曰:「君子不器。」(為政)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子路)

子曰:「君子坦蕩蕩。」(述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顏淵)

子曰:「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子路)

以上聊舉數語以顯發君子人格正面的器識胸襟,然而君子畢竟不是聖人,他仍有一些人性的通病,也有需要戒除的欲望。如孔子所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君子惟恐其在世不能立不朽之德業以供流傳,這雖然是用以惕厲自省之語,境界卻顯然已不如聖人「無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靈公)的開闊氣象。另外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季氏),便是直指君子對於「色」、「鬬」、「德」仍須保持戒慎自重之心。而且「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子張) 君子若犯了錯,眾人都能看見,只有「更也,人皆仰之」大家才能重新仰望他。

所以成為君子,並未代表人格情操的圓熟,君子仍需時時戒慎恐懼,努力以道德仁義修身誠己,孔子乃指出其生命中不可怠忽的三種敬畏對象,所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以此語勉勵之。

註四: 見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的特質》,頁31,學生書局。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32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