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事業常用英文術語中譯之分析(二)
2006/05/01 19:07:33瀏覽5609|回應0|推薦5

廖柏森 (原載於國立編譯館館刊)

  • 4. 音義兼譯詞:

     這是兼採音譯與意譯兩種譯法,亦即在音譯的同時並賦與相關之意義。此類字於新聞領域中現有的譯例而言,為數極少,可見者如下:

  call-in: 叩應

  sensation: 煽色腥

  Visnews: 維氏新聞社

    兼具譯音近似與寓意貼合之譯例實屬罕見。叩應可說是近年廣為社會大眾接受的佳譯之一。早期曾有人意譯為電話節目,可是容易引起誤解,又無法切中此詞之特色,所以多數人仍喜用英文原文call-in叩應」之譯則同時具備了音與義的特點,比單純意譯或音譯更易為人所理解接受。另外sensation在新聞學中則指以誇大刺激的手法報導犯罪、色情、災禍等事件,以激起讀者反應,有學者曾直譯為激情(錢震,民92),然而煽色腥此譯名更符合上述報導手法所造充滿血腥暴力色情之意象,擬音上也頗為接近,是另一廣為流傳的佳譯。

  •  5. 形譯詞:

 英譯中時以具體形象描述原文涵義,此種譯例亦不多,較常見於外形特別之事物或某些特殊的新聞寫作和印刷方式。如下例:

  box news: 花邊新聞

  gravure: 凹版印刷

  letterpress printing: 凸版印刷

  lithography: 平版印刷

  italics: 斜體字

  slot/U-desk: 馬蹄形編輯台

  the inverted pyramid: 倒金字塔式

  the upright pyramid: 正金字塔式

    形譯詞一方面可傳達原文字義,另一方面可喚起讀者聯想意象的能力,進而對此詞彙留下深刻印象,雖不見得與原文之字義十分相符,但是對讀者的理解是有相當助益。 

  • 6. 頭字詞:

    是把詞組中每一單字起首的第一個字母提出並重新組成另一簡短的字,可避免原文過度冗長。因為新聞版面或時段相當珍貴,通常採用最短詞語來表達最多內容,因此頭字詞使用相當頻仍,尤多見於傳媒機構、公司、協會、媒體名稱、科技或學術術語等。較常見的頭字詞如下:

  ABC(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 發行量稽核組織

  AFP(Agence Frence-Presse): 法新社

  AP(Associated Press): 美聯社

  VOA(Voice of America): 美國之音

  CVI(Center of Visual Impact): 視覺震撼中心

  EOD(Every Other Day): 隔日刊登

  PO(Press Ombudsman): 報業公評人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聯邦傳播委員會

  IPI(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國際新聞學會

  SHF(Super High Frequency): 超高頻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新聞攝影機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 衛星轉播車

    中文不是拼音文字,所以沒有頭字詞,只有略語詞。翻譯時原則上需將全名譯出,但也有習慣上僅用略語詞的譯名,譬如法新社即是法國新聞社之簡稱;而美聯社則是原文聯合新聞社加譯美國的簡稱。隨著台灣國際化腳步的加速,未來傳播媒體及傳播科技交流愈顯頻繁,對頭字詞的翻譯就需更加注意。若遇頭字詞原文未註明其全稱,譯者則需查閱相關專業詞書,或請教專業人士以求譯出正確全名。

  •  7. 縮寫詞:

    有些英文長字具有簡縮的形式,而在使用上仍被視為完整的字。這類詞以新聞編輯與印刷等方面的技術性術語居多,想必是因新聞時限壓力下的工作環境凡事求快所使然,許多名稱常用縮寫來代替。下舉數例:

  ad. (advertisement): 廣告

  fn(footnote): 附註

  mag (magazine): 雜誌

  op-ed (the opposite editorial page): 評論對版

  px : 照片

  roto. (rotogravure): 凹版照相印刷術

  soc. (society page): 社交版

  typo(typographical error): 手民之誤

  2C(second cover): 封底

    縮寫詞的使用一如頭字詞,也是新聞詞語追求言簡意明的特點,而在翻譯時應按原文全名譯出。

   

四. 結語:

    如同何偉傑(78)所言,新聞翻譯人應設身處地為受眾(audience)著想,需以原創力將外來的新觀念、新詞語引進到譯語中來,豐富譯語內容與表達方式,這才達到翻譯的啟蒙功能。而一個新聞專業術語往往是一套複雜觀念的濃縮,比一般用語在意義和用法上更固定、更精確,甚至有些會與一般詞義完全不同。所以翻譯時必須先確定原文在新聞專業領域中的意義,再選取相應之中文術詞譯之,期望能達到劉宓慶(86)所主張的新聞翻譯任務,亦即首在忠於原文的內容實質,二在使譯文通順程度及風貌與原文相應,而三則是盡可能貼近原文的形式。

    由上文討論可知,新聞事業詞彙的譯法中以意譯最為普遍,數量最多,也最符合中文的構詞習慣。而其它譯法亦有其重要功能與特色,視原文的性質而定。歸納言之,專有名詞如新聞人名、地名、媒體機構名、組織名、刊物名、乃至計量單位等,多以音譯、直譯、頭字詞為主要譯法。而在新聞學理論、採訪、寫作、編輯、印刷等領域使用之普通名詞則皆可見意譯、直譯、形譯、頭字詞、縮寫詞譯法,但就少見音譯法。另外新聞技術性和科技性術語較常以形譯、頭字詞、縮寫詞譯之。至於音義兼譯詞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翻譯乃是在不同文字的民族文化間擔任溝通傳達的橋樑。尤其在今日,國際傳播活動及資訊交流質量大增,新聞相關專業術語使用愈加繁多,其翻譯責任也就愈加重大。本文目前僅進行初步的分類分析工作,未來及早建立完整系統的新聞術語翻譯原理及原則,提供質量俱佳的翻譯術語和作品,仍是吾人努力追求的目標。 

參考書目:

何偉傑 (78)譯學新論,台北市,書林。

李茂政 (80)當代新聞學,台北市,正中。

陳定安 (81)翻譯精要,台北市,商務。

鄭貞銘 (83)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台北市,三民。

劉宓慶 (86)文體與翻譯,台北市,書林。

錢震 (92)新聞新論,台北市,五南。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5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