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4 19:34:41瀏覽2840|回應0|推薦9 | |
廖柏森 林語堂是我國重要的作家、學者、語言學家和翻譯家,以「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自許。其著作曾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而且以華人身份使用英文創作而廣受國際讀者歡迎,眾多著作中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國與吾民》、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藝術》等常踞美國暢銷書榜,還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在各國流傳,享譽國際文壇。學界對於林語堂的各種成就皆有長期而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對其翻譯貢獻卻向來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例如由台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管理林語堂故居的東吳大學,於2006 年主辦國際研討會出版之「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7)中,共有中外學者十五人分就林語堂的生平、文學作品、幽默書寫、辭典編纂、生活藝術、飲食觀等各個領域發表研究論文,惟獨對林語堂的翻譯成果未有任何人論及,顯示對於林語堂之研究仍留有一塊很大的缺憾。 對於林語堂的翻譯成就未有足夠的肯定和研究,可能是因他所有著作中被列為翻譯作品的數量較少,而且知名度不高,如林太乙(2011)所表列的林語堂英譯中作品只有六種: 《國民革命外記》、《女子與知識》、《易卜生評傳及其情書》、《賣花女》、《新俄學生日記》、《新的文評》;中譯英作品三種:《浮生六記》、《古文小品》、《冥寥子游》。至於林語堂的譯作為何如此之少?以及他為何極少中譯自己大量的英文作品,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2011:222)寫道:「有時我曾想,父親何以不曾自己翻譯自己的作品。理由是,他的創造力太強,他騰不出時間來作翻譯工作。」曾長期中譯林語堂英文著作如《京華煙雲》、《蘇東坡傳》、《八十自述》等書的張振玉也認為林語堂自從譯完《浮生六記》後就未再譯長篇作品,「蓋其天才橫溢,潛力正強,非翻譯所能囿」(1993:114)。 不過林語堂除了上述的正式譯作外,他以英文撰寫的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等書實際上乃中國典籍英譯作品的集成,只是他並未按原典的篇章內容和順序來譯,而是重新整理分類並旁徵博引其它相關典籍,再加上他自己的詮解和註釋,使外國讀者更易明白篇章背景的脈絡。例如他在《老子的智慧》(2009)每章中再加譯《莊子》各篇中若干段落相互印證,以莊解老;在《孔子的智慧》(2009)中,除了《論語》之外,還大量英譯《禮記》中的〈經解〉、〈哀公問〉、〈禮運〉等篇,以及《中庸》、《大學》、《孟子》 等,以補充說明孔子在《論語》中談話的脈絡及思想的發展。而其它暢銷的英文著作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國與吾民》、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藝術》、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蘇東坡傳》等眾多書籍亦以中國文化為題材,書中充滿中華文化的哲思觀念、歷史典故、制度器物、人情世俗等,皆為西方人士所陌生,需藉助林語堂的妙筆轉譯成英文。這些成果乃「翻譯中有創作、創作中有翻譯」(馬健君,2009),無異是輸出中華文化的龐大工程,其中譯英的成就與對西方世界的影響迄今可說無人能及,其翻譯策略與方法更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學習。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