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哥 一路好走
2007/10/03 17:21:30瀏覽474|回應0|推薦5

  一週內聽到三個認識的人往生的消息。

  一個是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認識的人總暱稱他「老爹」,年紀雖大,但印象中是個和善且健康的老人,退休後原想把工作交出去可以享點清福,誰知短短的時間內中風、過世。

  一個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見面話不多,溫文有禮,看似健康卻有糖尿病,因併發症的關係吧!突然間就走了。

  這兩位都是業務上有往來,卻沒太多交情。

  另一個是五十來歲的中年人,學得是中醫,做的是救人的工作,大半輩子救人無數,卻在三、四年前發現在耳朵裡長了東西,堅持不讓西醫治療,到最後半年還是在西醫院裡度過、從西醫院裡離開人世。

  除了大哥病了幾年,知道他的離去是早晚的事,另外兩人都是很突然地走,雖然都不是因意外事故而走,還是讓人有「無常」的感嘆。

  昨晚一票同事們一起到大哥家中拈香,大哥的太太也是同事,是位督導,我們就聽著督導說著一件又一件大哥以前的事。

  大哥其實並不喜歡辦理後事那一些煩瑣的手續和規矩,可是這是大家最後能見他一面的機會,督導說不管他怎麼想,她就是一樣要辦得風光,相信大哥會很高興大家來看他。

  沒生病以前,大哥曾經說過不想這麼麻煩,走了之後燒一燒,骨灰混入泥土裡做成花盆就算了,督導還笑著說,然後上演烏盆記嗎?回想以前的玩笑語,對照眼前情景,督導又紅了眼眶。

  在醫院的助念室要移靈回家,大哥的兒子要請大哥魂魄回家,擲筊擲了好多次,怎麼都擲不到,後來葬儀社的人跟督導說,妳是他太太,妳來擲吧!一擲就有了;回到家來後,到要決定火化後進的塔位,大哥兒子又是一直擲不到筊,督導一擲又有了。督導說,這是大哥在欺負她,我想就算是欺負,對督導來說也是甜蜜的吧!如果大哥可以再起身、可以再跟她拌嘴的話。同去的同事則是趕緊說,那是大哥依賴妳呀!

  以前身體不舒服,只要把手往大哥面前一伸,大哥號個脈就會告知該吃什麼藥,往往一兩包就會病去人安樂,從來也沒想說要好好學習,後來想學,大哥也嚷:人都病成這樣了才要來學,不覺得太晚嗎?!現在,連學的機會都沒了,以後身體不舒服,只能憑著症狀和以往的記憶找藥吃了。同事玩笑地說,那就擲筊問大哥好了;以後健保卡就用得到了。

  ......

  絮絮叨叨念著大哥的好、大哥的古道熱腸、大哥的博學多聞、大哥的辯才無礙,大哥生前不喜給人添麻煩,才不想讓後事弄得太複雜,可是,這怎麼是麻煩呢?想送大哥一程絕對不麻煩,幾個同事臨走前還問督導,出殯當天有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儘管吩咐,也算是聊表心意吧!

  回到家,情緒、思緒直繞著近幾年的幾位往生的親友,婆婆、先生的外公、舅舅、表叔、姨丈、一位罹癌的同事、最近的大哥,更早之前的我的外公,這些人多數是因病棄世,也有人是遭逢意外,再想到新聞報導每天都有的人禍天災,無常何時來,沒人能掌握,也沒人避得開,悵然若失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

  督導說,在醫院期間,有慈濟的師姐會來,勸大哥要放下,有人曾跟大哥說,他是造了慈悲業,他救了很多人,但有些人是到了該走的時候,大哥救下了他們,反而是造了業。大哥對這番話十分不認同,堅持自己救人沒有錯,也不該受這樣的病痛苦(到後期真的是要打嗎啡才有止痛效果),但到最後的時候,他雖然嘴上沒說,他應該是放下了。

  大哥放下了,他是放下了牽絆?還是放下了理念?放下了堅持?我其實也不太能接受所謂的「慈悲業」,更難認同造了慈悲業的人要受到這樣病痛折磨的苦楚,大哥他不也活人無數了嗎?如果要計算他造的慈悲業,怎麼不一起計算他積的功德呢?

  現在怎麼計較也已無效,人走了就是走了,我想督導有這一票同事、朋友的支持,她會沒事的,她會過得很好的;大哥孝順的兒女已經長大了,也足以自己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何況還有督導仍在繼續守護著,他/她們也會過得很好的。

  大哥,放心走吧!一路好走!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inklie1510&aid=127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