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哲學電影:祇園姐妹
2008/05/30 16:43:32瀏覽861|回應0|推薦3

時代背景:日本現代化以後,大戰前

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幕府時代,崇尚朱子學(朱熹),社會秩序漸穩定,1853年美軍打到日本,打開鎖國的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尊王攘夷,所謂王,即為天皇,天皇即為現人神(現在人間的神),以國家神道的概念,認為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文化、儒學文化的代表與正統。

武士道是結合神道、佛學與孔子的仁。

主角:

雅子,藝名美子,是從良藝妓之女,因母親過世,父親又因生意失敗不管她,便投靠母親生前的藝妓朋友,想成為藝妓。

美右,藝妓,雅子母親的朋友,培養雅子成為藝妓,並為了雅子而被迫與康予發生關係。

康予,政府官員,喜歡美右。

庫蘇,生意人,喜歡年輕的藝妓,巴結康予希望能標到政府的大工程。

藝妓說謊是很平常的事,不過是份工作而已。

有錢人說了算,沒錢的別自命清高。

透過學習歌舞、琴、鼓、茶、並打雜,經過一年受訓後出道,出道後先為舞妓,舞妓一定要找老板(恩客、保護人),且一定是男人(包養藝妓),然後才能成為藝妓。

藝妓,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也是日本美的化身。

政治與經濟互相關聯,也是社會的主體,而文化(日本美、藝妓)僅為附屬,僅為達成目的的手段。為了符合產業的目的,文化可以被改變。

明治維新之後,打破階級階層變成是可能的事,但出頭的人都是男人,為了出頭,必須付出無理的努力、付出、犧牲,而往往因此剝削女性。這種剝削,成為近代日本的原罪。

民主社會,代表人有自由意志,惟此自由意志,仍受制於現實環境。

目前生活的世界發生了危機,但原因不明,導演透過電影表現出來,以較同情的理解他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inklie1510&aid=191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