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0/24 20:40:15瀏覽217|回應0|推薦0 | |
作為各個歷史時期各種研究基礎的文獻整理、工具書的編製,在有系統地進行。 對於這些堪稱琳瑯滿目的成果和活躍在各個領域中的主要學者,筆者在這一部中作了介紹和論說。 鑑於這一時期綜合性的、有系統的日本漢學使資料非常有限,本書所述,大多為筆者自己的調查和收集,限於主、客觀的條件,有所脫漏,在所難免。有些部分,本來可以更具體地論說而沒有展開,指列出一個提綱或只有簡單的說明。究其原因,有的是出於全書內容平衡考慮,不得不割愛省略,但大多是筆者雖然已知其人其事,手邊卻暫時沒有詳細的資料,一時擱下,想要以後再補,而到交稿時,卻來不及補充。這在國內諸公看來或許難以理解,但就我自己來說,卻是深感其中甘苦。因為孤身一人,在海外從事這項工作,並沒有任何外來的資金或人力支援。在進行時,儘管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對於我來說,自己究竟有多少時間可以從事這項工作,這個項目究竟有多大數量,有怎樣的難度,都是無法把握的未知數,有相當多的不安定因素。再不清楚自己的研究環境能否一直得以確保的情況下,只得努力先把最主要的和可以做的部分做起來。至於不得不為了這一研究而放棄的其他各種機會,那就更不用說了。在度過了十多年以後的今天,就像地底下挖掘地道,終於可以看到前面亮光的時候,再回首以往,感到有的地方還可以進一步展開,有的地方還應該精雕細琢,或不無缺憾,但在當初,也是不得已的。這種情況,只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就可以明白。我期待著讀者的理解。 日本漢學的研究如果進一步展開的話,當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只好看以後的機會了。一個人的精力與生命總是有限的,時代給予每一個人的機遇也是有限的。在改革開放以後,走出國門的數十萬學子中,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本來就為數不多,而從事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更是微乎其微。在這少數人中,不少見於生活或其他原因,又自願地或無奈地改從他業,也有朋友已經去世。回眸四顧,不堪茫然。至今在此領域堅持跋涉者,據我所見,委實無幾。從這樣的角度說,筆者捫心自問,或許向社會和自己的人生還算有所交代,或許也算有幸運之處了──現在聊作如此想罷。年輕的時候,讀過清代詩人黃景仁的詩:「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當時雖知其意而未必深知其感,現代可以說有更深一層的感受了。 回顧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漢學發展的歷程,由涓涓細流而漸成江河大川,這或許可以說明,在世界中唯一沒有斷絕、延續五千年的中國文化,是世界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理由。面向未來,展望世界,傳統的中國文化在新的歷史環境中,能否揚棄自身的糟粕,煥發新生的活力,在人類文明之林中,放射出更璀璨的光輝呢?我想,這是大多數中華兒女的追求,也是筆者的寄託之所在。 李慶 2003年10月,校畢第三部補書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