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很常聽到出版業與實體書店之業者「時不我予」的感嘆,講白一點就是「出版業的嚴冬」與實體書店的數量連續數年直線下滑的現象,別的不說,大學時期舊遊之地--台北市的重慶南路--書店數量大減,就讓筆者非常在意!而當地書店一間一間關,而旅館卻一間一間開的景象,更曾讓筆者憤憤不平(比如商務印書館從重慶南路遷至新店,其理由是原址在都更計畫區內,但商務遷走了,該都更的地方卻被一間旅館鳩佔鵲巢,這件事情就很讓人質疑政府都更的目的)。
在一開始接觸到這個話題時,其實是不太明白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儘管線索隨手可得,卻整理不出頭緒,搜尋一些相關說法及業界人士的意見(比如傅月庵老大、作家兼出版社社長隱地,以及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等),在瀏覽之後,還是不清楚其中原委。想了很久,姑且整理出個人所能觀察到的幾個原因:
- 物質方面--訊息載體的新增 這方面比較重要的是網路的普及化。雖然網路出現已近半世紀,但在國內還是要等到民國80年代後期才快速普及。而網路的普及,也意味著國人接觸訊息不必只依靠紙本或是電視、廣播等管道,只要硬體條件許可,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發布、接收各種訊息(而且除了網路月租費外,幾乎不用錢)。也因為如此,作為訊息的紙本實質載體--書,其重要性與價值性就開始快速下降,於是「購書」就不再是讀者閱覽訊息、知識的重要選擇,造成以書本販售為主要營運方式的出版業營利受到衝擊。這方面對書店的衝擊則是「網路購物」。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購物也開始風行起來,讀者可以透過虛擬交易的方式,在相關網站上買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而不必再出門去實體書店購買,導致實體書店的營業額逐年下降,因為入不敷出而結束營業者比比皆是。
- 心理方面--人們對接收訊息/知識的態度 人們--尤其是國人--對於接收訊息/知識,有些偏向「不求甚解」,或許以「快速」、「簡短」、「重點式」等詞彙來形容較為接近實際狀況。而這些詞彙有個共同特徵:少。這顯示現在國人不太願意對單一事物投入較多的時間與心力作深入且詳細的了解,只想以較短的時間與較少的心力對外界事物做簡單的認識,其他的時間則用於主要的生活作息或其他事務。對此,網路快捷、簡短的訊息提供方式就比較能投國人所好,而需要一定時間閱讀的書,就被國人漸漸疏遠了。
- 人性方面--天生的「惰性」 已故作家古龍有一句話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人懶,所以社會才會一直進步。」將這句話說直接一點,就是令人難堪的惰性竟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講婉轉一點,就是人會趨向以更快速、更簡易、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處理周遭事物。因為天生的惰性,所以人們會希望生活越來越簡單、便捷,而不想讓自己每天都要花時間在處理或面對不喜歡,卻又必需要做的事情上,這就讓上述兩個原因得到最有力的支持。相對而言,需要耗費相當時間、力氣的書籍出版、到實體書店購買,乃至於找合適的地方閱讀,並從書籍中吸取知識,進而激發新的觀點,就與人類天生的惰性相衝突。因此,紙本書、出版業以及實體書店就成為人類基於惰性而想要拋棄的幾個選項。
當然,個人認為書本、出版業與實體書店雖然在現實中的重要性是下降了不少,但要如某些人所預期的被取代,甚至是滅絕,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人性中除了惰性,還有其他的存在,這意味著不是沒有其他因素可以抑制惰性;在心理方面,也是有人願意為自己所重視或喜好的事願意付出心力與時間,而書本也是其中之一,要不然,這世上就不會有書迷的存在;而網路雖然是現在傳遞訊息與知識的重要媒介,但這不代表書本就可以被淘汰,相對的,還是有若干知識系統比較適合用書本作為傳遞的媒介。另外,紙本書拿在手中的實體質感,以及到實體書店選購期待已久的書、或是在書店中瞥見跟自己有緣的書等等,那些感覺,是網頁瀏覽、電子書與網路購物所難以提供的。也因為如此,筆者還是會一廂情願地認為,紙本書、出版業以及實體書店是不會消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