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21 12:03:41瀏覽388|回應0|推薦0 | |
1890年代旅居中國期間,沙畹在翻譯司馬遷作品的同時,對山東地區漢代淺浮雕極感興趣。在武氏家族祭祠──武梁祠──的參觀,促使他寫出了第一部作品《中國兩漢時期石刻》(La scul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 ﹝1893﹞)。此書的出版再次引起人們對該地的關注。這座家祠在11世紀歐陽修時代為人所知,後逐漸被遺忘,1786年被黃易再次發現。此前,石刻和碑銘並未真正引起西方漢學家的注意。西方博物館此前不久才開始收藏第一批拓片。S. W. Bushell於1811年為大英博物館收集了一批,他大概是第一位。1891年,沙畹帶回一些,1907年,關野貞也帶回一些。同時,其他西方人分別為科隆、斯德哥爾摩、芝加哥和哈佛博物館攜回幾批。1907-1908年考察之後,沙畹在前人──當然是黃易,以及翁方綱和王昶──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了初步分析。 1900年代初,通過神父Gabriel Maurice,沙畹獲得一套比較完整的西安碑林拓本。幾年後,他在考察中又得到一套,Victor Ségalen(謝閣蘭)也存有一套,但都不完整。沙畹謝世後,他收集的這些碑銘分散在吉美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亞細亞學會、塞爾努什基博物股等幾家法國機構。 這些收藏品幫助沙畹撰寫了一些頗具啟發性的文章。1903年,根據1137年刊刻在石頭上的兩幅地圖──《華夷圖》和《禹跡圖》,他發表的一篇有關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史的論文,在翻譯了圖上的題注後,回顧了自漢朝第一批木刻地圖起中國地圖的主要發展過程。當時,人們還不知道1989年發現的放馬灘木製和紙製地圖的存在。他認為裴秀(224-271年)是中國地圖繪製術之父,隨後談到謝莊(421-466年)著作的木製拼圖地圖《西域圖志》和《西域圖記》地圖,這些都沒能保存下來,甚至在敦煌發現的沙州和西州地志後可能附有的地圖也是如此。沙畹還研究了唐代賈耽和與之同時代的李吉甫和元稹繪製的地圖,直至11世紀沈括設計的立體地圖。 根據碑林拓片,沙畹還提煉出多份文獻,並寫出兩篇文章:據1587年刊刻的版畫撰寫的〈洪武皇帝(1368-1398)聖諭〉(Les Saints Instructions de l’empereur Hongwu ﹝1913﹞)和〈防寒九日經九篇〉(Les neuf neuvaines de la diminution du froid ﹝1904﹞)。第一份文獻是一個道德說教的範本,皇帝下令將石上刊刻的內容複製在木板上向全國推廣,激勵民眾一心向善,簡明的插圖使不識字的人易於理解勸誡之辭。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