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0/23 19:34:53瀏覽192|回應0|推薦0 | |
錄自 李慶著,《日本漢學史 第三部 轉折與發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頁1-4。 本書是筆者所撰《日本漢學史》的第三部,論述的是1946-1971年日本漢學的歷史。第一部《起源與確立》、第二部《成熟和迷途》已經分別於2002年、2004年由上海外語出版社出版。 關於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撰寫體例、出版經過等有關問題,筆者在全書的〈前言〉(見第一部)和本書的〈後記〉中,已經有所論說。原本設想是三部一起出版,讀者自然就可以前後參見。但是,現在各部書分別單獨出版,所以就有必要對第三部的相關問題再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1945年夏,第二次大戰的結束,德、義、日法西斯聯盟的覆滅,揭開了人類歷史新的一頁。戰敗後的日本社會,在美國為首的佔領軍控制下進行了改造。日本的漢學也隨著社會的變動,經歷了巨大的轉折,出現新的發展。 首先,日本漢學研究的社會基礎有了轉變。舊日本帝國一朝崩潰,被軍國主義專制統治和戰爭強行推到後台的社會各種勢力,又重新回到舞台的前面;被壓抑在地下的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烈火,沖湧而出。其次,就研究的內容而言,在戰爭中,為當時日本帝國侵略擴張政策服務、作為軍國主義奴僕的糟粕被割棄,有價值的部分在新的歷史環境中又長出新的枝葉。由於西方學術思想的介紹和西方學術交流的加強,出現了大量從新的角度對中國文化研究的成果。再次,研究人員也有所更替。新湧現出的人員中,有不少到過中國,有過戰爭的苦難經歷,這就使他們的研究,具有滄桑感,帶有深刻性。而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日本經濟的起飛,在日漸豐厚的經濟支撐下,日本的漢學研究向各個領域展開,有了很大的發展,為後一階段的興盛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國際的冷戰態勢,自然也給這一時期的日本漢學打上了鮮明的時代色彩。鑑於上述的狀況,筆者把1945-1971年間視為日本漢學轉折和發展的時期。 從日本漢學的展開形態來看,最初是若干代表性的學者在傳統的土壤上作了開拓性的工作,其次是以東京和京都的帝國大學為支柱,成為專門的學科;再次,逐步擴展到各個舊帝國大學和私立大學。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舊帝國大學的改制、各地區出現新的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吸收了大量的研究力量,使原來佔有「霸主」地位的帝國大學的學術地位發生動搖,出現了以地域性為主的研究態勢。因此,在這一部中,筆者的論述也從注重代表性人物向兼顧人物和地域的方向傾斜。 這一時期日本漢學突出的研究成果,有如下一些方面: 受到歷史唯物主義思潮的影響,有關中國歷史發展階段的問題,成為漢學界關注的中心問題,在各個領域中都有所反映,與此相關,社會經濟史學有了很大的發展。 隨著考古學的發展和世界史研究的進展,從世界文明發展的宏觀事也來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學者日漸增多,考古學、東西交通史、中國邊疆史、敦煌學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思想史和宗教研究的領域,從語言學、闡述論的角度出發,對中國文化基礎觀念、範疇有了長足進展,中國的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研究,抹去了政治色彩,顯現出和以往不同的形態。佛教史研究,從前一時期的通史研究向斷代史展開。道教研究和歐美有關的研究相呼應,日見精到。 中國文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地位進一步確定,在各個歷史階段和各個不同的文學領域,都湧現出了令人注目的成果。中國語學研究,脫出原來日本「訓讀」的模式,開創了以現代讀音為重點的現代漢語研究,音韻學、語言學史研究都展現了新的局面。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