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著部分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二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劉道中:《荀況新研究》,作者自印,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五月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四月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九年九月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郭志坤:《曠世大儒--荀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國際荀子研究專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陳修武:《荀子:人性的批判》,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二00四年七月一日
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10月
吳樹勤:《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9月
廖名春選編:《荀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3月
徐克謙:《荀子:治世的理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1月
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
孫偉:《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6月
從寫碩士學位論文開始蒐集資料以後,就發覺到一件蠻奇怪的事:雖然荀子的思維比較接近社會學研究的途徑,但研究他的人卻很少會往社會學的角度來評述他的思想,反倒是從倫理學、名學、人性論等方面來著手的人佔了極大多數--這或許是因為大家都習慣從「OO論」為角度來探討他的學說吧--而且不僅國內如此,海峽對岸、日本乃至於美國,幾乎都是如此。
有的時候會想,是不是因為從一個比較微觀的角度,會稍微容易對某個思想家或是一個學派的思維系統中得出自己的創見,所以才會讓大家都往這方面發展,以至於很少有人會從比較宏觀的視野去重新統整、評價一個思想家、一個學派的思維體系?還是往壞一點方面去想,只有這樣子做,學術上的成績會比較容易堆積,比較「好看」?
因為自己的學位論文是以類似學術史的架構來撰寫,所以多少也知道宏觀視野的塑成是很花時間的,而概論的定調,更是要將所有相關資料全都消化掉之後,才會有比較正確的論述,以至於整份書稿的完成,會因此而花上比較多的時間,即便當年用了整整兩年才完成整篇論文,都還嫌太過倉卒,拿來跟現在要一年拿出一本著作、四五篇論文,一切講求速成來比,這種速度實在太過「緩慢」,也難怪會有那麼多人用微觀角度來寫論著,好「灌」成績。
外國學者做荀子或許比較沒有那麼功利,不過他們的思路大多也被「儒學」框住了,雖然在思考荀子的方法論(名學)跟制度觀(禮論)還有所謂的人性論等方面,都比較沒有國人自宋明理學以來的「尊孟」成見,但也沒有活躍到在儒學以外的各個層面都有深入的探析,至少對他社會學式的思路,在認知上都還停留在「務實」的層面上。
先不談日本跟其他國家,美國學者談荀子大多數還是在儒學的理論範圍內反覆討論,雖然有跟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以及康德在性惡及實踐理性等議題上做出比較與探析,但整體範圍仍沒有脫出倫理學的界限,即便已有部分學者將腦筋動到考古發現上面,但還不成氣候。
也許現在美國荀子研究的發展,早已不是當年我所認識的模樣,但我覺得,如果還是只有在「OO論」或是倫理學上面打轉,那就太沉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