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主編:《中國文學講話 (六) 隋唐文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7年3月
詹杭倫:《金代文學史》,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82年5月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七年六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6月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錢基博著:《明代文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九月臺二版
劉大杰:《增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八月
費振剛主編:《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梁容若:《中國文學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章培恒、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傅璇琮、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遼金元、明代、清代等七卷)
褚斌杰、譚家健主編:《先秦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林明德策畫:《中國文學新詮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5年8月
從進大學開始,就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唸中文系的料,系上的幾門主科如文字學(包括聲韻學和訓詁學)、文學史以及思想史等,除了思想史的成績算是尚可之外,其他幾門科目就一直被當,若不是很幸運地考上一間研究所,還以為自己會畢不了業。
其中最慘的,當數文學史。
記得當年還有所謂的以錄音機記筆記的風氣,我也入境隨俗,將教授上課的內容全都錄了下來(現在還留著那兩年課程的錄音帶,有一箱子之多)。也許是課後聽寫的方式不妥當,也許是自己抓不到讀文學史的訣竅,反正不管怎樣都不能將聽講的內容完善地呈現在期中、期末兩次大考的答案卷上,偏偏那位教授習慣看答案的篇幅給分數(當然也會看寫得好不好),基本上不寫滿一張答案卷的人,都會被當掉,而我卻很不幸地連一面都寫不完,因此大學的最後兩年都在重修這門課。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同樣是探索內容、理論與現象的學科,思想史就可以得心應手,文學史卻總是綁手綁腳?直到離開學校很久之後,才省悟到:原因是出在自己根本沒有去體會文學作品本身的意涵,只有很浮泛地瀏覽那些印在紙張上的文字。難怪當時無論如何都不能領會其意義所在。
或許有人會覺得,讀文學作品固然需要深思體會,但是唸「文學史」,有必要如此做嗎?
談到這裡,就得思索一個問題--何謂「文學史」?
個人以為人類思維與行動的紀錄和累積,為人類歷史的主要構件,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各個與人類活動相關的事物的發展史,如「文學史」,那麼,將它解讀為人類在語言文字上有意識的創作、思辨,並對它們進行理論闡發以及不斷實驗的累積過程。似乎也不算錯得很離譜。
這樣說來,如果不以認真體會、了解那些文學家的創作動機與思維邏輯的方式唸文學史,完全不明究裡乃至於被一當再當,似乎也不冤枉。
不過我很好奇,國內中文界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乃至於講師、教授,即便在文學史方面很有成就,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學數千年來那麼多作家、理論家的心路歷程?
我不曉得他們懂不懂,反正我不懂,因為我實在沒那個大才可以做那麼多古人的知音。
100.3.20 初稿
100.11.30 初修
101.10.3 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