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8/21 18:04:42瀏覽428|回應0|推薦0 | |
(錄自錢存訓 著,周寧森 譯:《中國古代書史》,台中:藍燈文化,民國七十六年九月,頁參-柒。) 「書於竹帛」是一句表示古代典籍的成語,可以用來說明中國古代書籍演變的一段歷史。自上古以至公元後數世紀的一段時期,竹和帛乃是書寫的主要材料。原書以之為主題,乃因其與本書所述之範圍正好相符;雖然本書除竹帛之外,對其他書寫材料,亦加敘及。《墨子》:「吾非與之並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槃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中國古代文化遺產,最初是依賴竹帛,得以流傳至今。 關於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與演進,中外學者已作了不少研究。但印刷術發明前之書籍歷史,尚少有系統的敘述。印刷術發明前之書史,時間比印刷史為長,而對探討中國學術思想之淵源及傳播,尤為重要。一般西方書籍通史,對中國書籍制度之描述,甚為簡略。對中國書籍演變的個別問題,中外學者曾作過專深的研究;但綜合性的全面考察之作,迄今尚付闕如。因此綜合討論中國古代書籍制度的專書,除了能作為一般學者修習書籍史何中國文化史的參考之外,亦對研治其他學科的學者,提供中國古代文化傳播的情形。 研究中國書籍的演變,而不論及銘文,既不合理,亦不可能。《說文》:「箸於竹帛,謂之書。」銘文是指一般刻勒於金石等堅硬物體表面的文字。銘刻雖然不能稱為「書籍」,但這兩種文字記載的分別並不大。典籍記載常刊勒於金石,而銘文亦常轉錄於書籍之中。因此,本書對各種文字記錄的源流及演變,皆加以探討,不論它們的形式是書籍還是銘刻。 自十九世紀末葉以來,在中國國內外的一些古代遺址,先後發現了大批古代文字紀錄和書寫材料。特別是在近數十年,不少罕見的書寫材料和書寫工具的出土,對研究中國書籍的演進,提供了不少重要的資料。本書即就現有文獻資料和考古學上的實物證據,對中國古代典籍制度之流變,作一綜合性的研究;上自公元前十四世紀,今日所見最早的中國文字起始,迄公元七百年左右,即印刷術發軔之期。這二千多年是中國書史的濫觴時代,所用的各種材料、內容、記載方法、編排,以及若干中國書籍所特有的形式,皆於此時逐漸形成。印刷術發明以後,此等特色乃被繼承,成為中國書籍和文化傳統的一部份。印刷術的發明,乃書籍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它只是改變了生產的方法,和增加了書籍的產量,至於書籍的實質和形式,在印刷發明以前和以後,皆沒有重大的分別。 本書首章,討論中國古代載籍的價值,及其演進之社會背景和學術因素。其他各章,描述各時代的主要書寫材料、制度,及其特質。此外有一章討論各種書寫工具的流變。最後一章,綜論以上所述各點,並對若干重要論題,作概括性的結論和闡釋。本書的重點在考察銘刻和書籍的起源,及其形體的演變,如材料、形式、技術、方法等。至於各種古籍的作者、時代,以及內容等問題,因屬學術史的範圍,本書雖偶一述及,但未加深考。 本書根據的資料,主要是考古發掘報告、古物和銘刻的影本或拓本,及學者對這些古物的研究和闡釋。討論各種書寫材料及工具時,多輔以實物圖版,以佐說明。同時參用文獻上的資料,以闡釋或補充實物資料的不足。本書亦間或引用訓詁學上的資料,因為遠古象形字和會意字,常能說明物體的形態和時人之思想。 本書參考中西文新舊著述約四百種,均在附註中註明。其中期刊論文及西文書籍,皆於第一次引用時註明出處及頁數。中文舊籍僅引卷數或篇名;新書亦多不記出版處和年代。讀者如欲查考其版本或頁數,請參照英文本內的書目和腳註。又書中所用實物單位,長度皆以「公分」計算;至所稱之「尺」或「寸」,乃係引用古書中所稱當時的單位,藉資識別。 本書寫作之得以完成,多賴中外學者惠賜資料,並提供意見;或遺書教益,或閱讀原稿,獲益良多。而得內子文錦之相助勉勵尤多,書此誌謝。 著者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