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之成立與傳承 (五)
2006/09/23 17:28:32瀏覽325|回應0|推薦0

不過,在同為儒家書籍的《孟子》與《荀子》中,當然也記載了種種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類似的句子或見於《論語》,或者沒有。特別是前者,沒有看到以「論語曰」來引述文句之處。

又,《韓非子》、《呂氏春秋》、《莊子》、《晏子春秋》等所謂先秦諸子書中,多少也記載了孔子的發言或逸事等,卻完全看不到《論語》書名的引述。

這些事實,暗示著名為《論語》的這本書,很有可能在戰國中、末期時仍未出書,或者說,且不論當時是否就已叫做《論語》,或者相當於所謂的祖本的書已經成立,不管如何,在當時它還未被視為是一本權威的著作。

以「論語曰」明示書名的較早例子有《禮記.坊記篇》中的一章及《韓詩外傳》卷二、卷五、卷六的三章。不過,〈坊記篇〉中的「論語曰」也許是後人的補筆。保守來說,從文獻資料看來,與〈中庸〉、〈表記〉、〈緇衣〉三篇關聯匪淺的〈坊記篇〉,其成立應可推定到漢代以後。《韓詩外傳》的作者韓嬰,則是活躍於文帝、景帝、武帝時候的《詩》學大家。

武帝時代大儒董仲舒的對策(《漢書.董仲舒傳》)中,以「孔子曰」的形式揭載了許多《論語》中孔子的發言,甚至也有以「論語曰」記載子夏發言(十九-十二)的地方。

《史記.孔子世家》及〈仲尼弟子列傳〉二篇,顯然地都是取材自《論語》。又,事實上,司馬遷在〈仲尼弟子列傳〉中的贊中說:

 

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並次為篇,疑者闕焉。

 

值得注意的是,把《史記》所引用的《論語》語句,跟現今的版本作一對照,似乎找不到特別值得一提的出入之處。

與前述那些有關《論語》引用時的一些事例相對照,可以知道武帝之時或者稍前,就有質、量都與現今差異應不大的《論語》書存在,而且可能已經是一本權威的讀物。稍微換個角度說,《論語》這本書,在武帝的時代已經流傳並確實存在。這點立論是不容否定的,把這與上述有關《論語》文章內容所作的推測綜合來看,不管當時《論語》的書名是否已經確定,與我們今日所讀的《論語》,在形式、內容上都無太大出入的《論語》書,最後成書的時期應該就是在秦代、秦漢之際,或者是漢初左右了。如果進一步也把當時的思想狀況,儒者活動消長的情形也列入考量,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在漢初,即高祖、惠帝、文帝的時候了。

附帶一提的是《論語》書名的字義問題。「論」字與「倫」、「輪」字同音,「倫」者人之集也;「輪」者輻也,是眾輻之集,從這裡看來,言語之集或有所集之言,應該是「論」字的基本義。(註五)前引《漢書.藝文志》的記載中,解《論語》的「論」字作「輯而論纂」,其言正是。《論語》之書名,與內容極為相應,是指及成之(孔子或其弟子)語及編輯(孔子及其弟子)言語的意思。(註六)

還要順到一提的是,遠隔其後的清儒孫星衍,編了一本極為便利的《孔子集語》,而「集語」與「論語」可說是同義詞。

(註五)或者,將「論」字解釋為有集合之意的「侖」字之假借字,這樣更為簡明易懂。

(註六)《論語》之章句,常有以「論曰」或「語曰」的方式被引用的,其「論」字或「語」字,不過是已然定型的「論語」之書的簡稱罷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4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