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西平:〈「萊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國元素」序〉 (七)
2010/07/24 17:03:37瀏覽208|回應0|推薦6

  對於中國這個遙遠的國度,萊布尼茨始終是一種平等的態度,他沒有那種「歐洲中心主義」、基督教文化至高無上的觀點,他在《中國近事》中說:「我希望有一天他們會教授我們感興趣的東西--實用哲學之道和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甚至其他藝術……因此我相信,若不是我們藉一個超人的偉大聖德,亦即基督宗教給我們的神聖饋贈而勝過他們,如果推舉一位智者來評判哪個民族最傑出,而不是哪個女神最美貌的話,那麼他會把金蘋果判給中國人。」(註15)1692年三月二十一日他在給閔明我的信中說:「我們請求您以您的智慧來考慮,是天意賦予您此次造福人類的偉大使命。在相隔遙遠的民族之間,應建立一種相互交流認識的新關係。其他民族無權強迫中國人接受什麼,恰恰相反,是友善和君主委託賦予您的威信。」(註16)1705年八月十七日,他在給巴黎負責整個東方傳教的維利烏斯神父的信中說:「既然您管理外方傳教事務,而且您曾好心地幫助我與您的傳教士們通信,讓我能不時從中獲益,我希望歐洲能從這次在中國探索發現的機會中獲得更多利益。因為我擔心等中國人學會了我們的科學,他們總有一天會將歐洲人驅除出境。所以我認為一定要抓住這些機會用我們的知識與他們交換補償自己。因為雖然我發現大部分我們的傳教士傾向於用鄙視的口氣談論中國人的知識,但中國人的語言、生活方式、手工製造技術,甚至是遊戲,與我們幾乎完全不同,就好像他們是另一個星球上的人。哪怕是一份對他們日常事務毫無文采但準確無誤的描述,也一定會讓我們備受啟發,這在我看來,比了解不少學者熱衷的古希臘羅馬人的宗教儀式和用具有用得多。」(註17)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的一切簡直著了迷,這裡既表示出了他那寬闊的文化視野、平等的文化態度,也反映了一個科學家的好奇、認真。
  《中國近事》出版之後,在知識界和文化界都產生了影響,給萊布尼茨帶來不少聲譽。(註18)同時,也讓他深深地捲入了有關中國的事務當中,他甚至還開玩笑地說,應在他的門前掛一個「中國事務辦公室」的牌子。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論文集就是當代中國學者和國外學者就《中國近事》所展開的一次研究,這次會議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和德國波茨坦萊布尼茨文集編輯部聯合召開的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果。我作為會議的主持人之一,在這裡感謝我的同行德國波茨坦萊布尼茨文集編輯部的主任魯道夫先生和國際著名的萊布尼茨研究專家、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李文潮先生與我們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的精誠合作,感謝我們漢學中心的幾位同仁。我們希望這只是我們合作的開始,由此而開創一個中國學者和德國學者共同研究萊布尼茨的新局面。

(註15)同上註,第6頁。
(註16)安文鑄等編譯:《萊布尼茨和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8頁。
(註17)同註5,第213頁。
(註18)李文潮、H.波塞爾編,李文潮等譯:《萊布尼茨與中國--「中國近事」發表30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272-292頁。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425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