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西平:〈「萊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國元素」序〉 (六)
2010/07/18 10:36:24瀏覽185|回應0|推薦1

  第二,中國和歐洲的文化交流是一種完全平等的交流。萊布尼茨認為這種「光輝偉業」所以需要,是建立在中西文化差別的基礎上的,有了不同才會有交流的願望,有了不同,才會產生在異中求同的想法。對於這一點,他有很多精彩的分析。
  他認為歐洲與中國的文化差異是基於這樣一點,即他認為歐洲的長處是思辯與數學,這方面中國無法和歐洲相媲美;反之,中國的長處是實踐性和實驗性,而這點正是歐洲所缺乏的。數學計算要推理,而歐洲在邏輯方面要強於中國。但是中國歷史悠久,而且作為一個獨立的文明區域,這種文明從未中斷過。歐洲則不同,由於民族的遷移等多種原因,其古代的許多文明成果並未保留下來。所以,這兩大文明應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他在《中國近事》中寫了一段著名的話:「這一文明古國在人口數量上早已超過了歐洲,在很多方面,他們與歐洲各有千秋,在幾乎是對等的競爭中,各有所長。我首先應該在二者之間比較什麼呢?在各方面進行比較雖是有益的,但這是一項長期的考察,這裡我們還不能做到這一點。在實用藝術和自然實驗的能力上,我們和他們不相上下,雙方都具有借助與別人交流而受益的觀念。在知識的深邃和理論思考的方法上,我們則明顯更勝一籌。因為除了邏輯學、形而上學以及對精神事物的認知方面--即對於我們自身來說明顯占有優勢的學科--以外,我們在對由理智從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觀念理解方面也遠遠超過他們。因此,中國的天文學也遜於我們的天文學。中國人對偉大的理性之光和論證的技藝所知甚少,而只滿足於我們這裡的工匠所熟悉的那種靠實際經驗而獲得的幾何學。在戰爭科學方面,他們也低於我們的水平,然而這並非出於無知,而是因為他們蔑視人類中一切會產生或導致侵略的行徑,他們更厭惡戰爭本身--這幾乎是在仿效基督的崇高教義。如果地球上只有他們生存的話,這確實是明智的態度。但是我們今日的世界卻不是這樣,就連那最安分守己的好人,也必須學習『戰爭的技藝』,否則就不會獲得統治一切的力量。在這些方面,我們超過他們。」(註13)不僅在自然科學方面,在社會倫理方面歐洲也與中國不同。他說:「如果說我們在手工藝技能上與他們不分上下,在理論科學方面還超過他們的話,那麼,在實踐哲學方面,即在人類生活的倫理道德和政治學說方面,我們不得不汗顏地承認他們是遠勝於我們的。」(註14)

(註13)同註3,第1-2頁。
(註14)同上註。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423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