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架追想錄--四書
2010/02/11 14:12:08瀏覽670|回應0|推薦2

﹝宋﹞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啟明書局
馬重奇、葉全君、巫少鵬等著:《孟子漫談》,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8月
﹝清﹞劉寶楠撰:《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中華民國八十年九月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
松川健二編,林慶彰、金培懿、陳靜慧、楊菁等合譯:《論語思想史》,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
南懷瑾:《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
﹝美﹞安樂哲、羅思文著,余瑾譯:《「論語」的哲學詮釋:比較哲學的視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在現在的中文學界中,不論是在中國思想史研究或是中國經學史研究,《四書》的地位都相當的崇高,但在探討《四書》中的各個成員之所以會得到那麼高的地位時,雖然不能說含糊到沒有說明清楚發展的歷史與思想的背景,但是在論述時,卻總帶點宋明以來的「儒學正統論」的色彩,認為《四書》中的各個成員在先秦逐一編成問世的時候,就已經確定是儒學思想傳承中不刊的經典,它們所闡述的學說也是儒學中不變的絕對真理。從一個站在儒學其他派系的後人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說其中沒有學派成見、沒有自吹自擂,是根本不會相信的。
  先從漢代學者的角度來看好了。在漢代的學者的眼中看來,《中庸》與《大學》在那個時候根本就還是《禮記》中的兩篇文字,只是經學研究中的《禮》學研究中的一小部分,或許還談得上是先秦儒學中某一支系所遺留的思想論說,卻根本談不上是「不刊之鴻教」。至於《論語》,在漢代典籍中,有不少引用《論語》中的文字,但是漢代人不會說這是引自《論語》,而只會說是「子曰」,或是「傳曰」。也就是說,漢代學者當然承認《論語》是儒學典籍之一,也屬於經學研究的一部分。而《孟子》,是在西漢後期才逐漸引起重視,但也僅止於儒學典籍之一,也是先秦諸子中的一個而已。有人依據趙歧的《孟子章句.題解》中的記載,認為《孟子》在漢代就已經升入經部,已經算是中國古代學術地位最崇高的經學中的一分子。但是就歷史記載以及漢代當時的情況而言,《孟子》最多也只是被漢代學者承認是先秦儒學的諸多典籍之一而已,看看《漢書.藝文志》吧,班固還是將它列在子部儒家類,與《荀子》、《鹽鐵論》等書並列而已呢!
  至於《論語》、《孟子》如何正式升入經部之中,與傳統的五經並列,請各位自己去翻翻中國經學史,那裡面講得比較清楚,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一般認定孟子才是孔子儒學的正統繼承者的說法,雖然在唐代已經有人提出,卻是宋代以後的理學家才刻意傳布開來的。在唐代以前,乃至於追溯到戰國時代,這種說詞並不是公認的。所以說孟子是孔子的正統傳人這種說法,是孟子這個學派的後人在自抬身價,並不是真正的事實。不過以訛傳訛,傳得久了,大多數人也就被催眠,承認孟子是孔子傳人這種說詞了。
  儘管我個人並不認為孟子是孔子的正統傳人這種說詞,但我也承認,《孟子》對宋代以後的中國,不論是在思想學說,或是在世俗價值觀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就此而言,說它也屬於經學,倒也沒有什麼值得好懷疑的。但是我覺得必須辨明的是,《孟子》從一開始,就只是先秦諸子之一,只是先秦儒學的支派之一,若是因為被它後來的地位與影響力所迷惑,而認為《孟子》一開始就是那麼偉大的話,是錯誤的。

  《論語》在漢代有三個版本,就是所謂的《齊論》、《魯論》以及所謂的《張侯論》。其中《張侯論》屬於後來的重新編訂,可以說是《齊論》和《魯論》的折衷版本,而今天所能看到的《論語》版本,就是《張侯論》。
  《論語》的注本其實並不少,今天朱熹的注本之所以會那麼廣為通行,是因為他的《四書集註》在南宋晚期以後被認定為官方定本,又在明朝以後被長期當作科舉考試的唯一考試範圍的緣故(清代曾經有一位學者在科舉考試時,因為在他的答卷中引用了《漢書》的內容,被考官認定他違反答卷時不准引述《四書》以外的書籍的規定,因此落榜),使得絕大多數的人都被灌輸朱熹的注解是《論語》注釋唯一的權威,以至於現在解釋《論語》,不是以朱熹的說法為主,就是從朱熹的說法衍生出來的--至少絕大多數是如此的。
  有人說,漢代《孟子》地位的提升,從《鹽鐵論》中記載的賢良文學引用《孟子》文句的次數就可以觀察得出來。也就是說,《孟子》雖然早就被承認是先秦儒學典籍之一,卻也要等到漢武帝之後,才逐漸引起學者的注意。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37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