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架追想錄--論衡
2010/02/10 14:36:11瀏覽400|回應0|推薦2

楊寶忠:《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鄧紅:《日本的王充「論衡」研究論著目錄編年提要》,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12月

  在中國思想通史的著作中,會提到的漢代思想家只有兩個:一是董仲舒,二是王充。之所以會這樣,我想,或許是因為在整個兩漢裡頭,就只有這兩個思想家會「突出」到讓那些撰寫中國思想通史的學者們想要去簡單地論述與分析他們的思想,至於其他人--比如之前曾經提到過的揚雄--就沒能得到這種待遇。
  之所以會提董仲舒,大概是因為他的學說確立了整個漢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觀,以及確認了儒學從此屈從於君權的態度;至於王充,我想應該是他對當時讖緯的「疾虛妄」的態度。
  如果我的想法沒錯的話,那麼那些撰寫中國思想通史或是中國哲學通史的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完整地分析整個中國思想與中國哲學的演化與發展,而是以後人認為在當時較為突出,或是以他們的眼光來看比較重要的人或事做為選取並述寫的對象。並且試圖灌輸讀者一個觀念:這些人或事所提出的學說或是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就是這整個時代所有人的思想。至於其他真正體現這個時代的思想的人事物,或是其他在思想界中與這些被撰寫者認為重要的人事物有不同見解或意義的人事物,不是被這些撰寫者一筆帶過,就是被他們完全忽略。使得讀者們在讀這些思想史或者是哲學史的書籍時,會誤以為那一個時代的思想與哲學,就只有那些被撰寫者選取的那幾個人事物而已,其他就完全沒有了。
  這個問題涉及到中國哲學通史或是中國思想通史的撰寫方式,究竟是只要重點提示,還是要詳細論說?是要以有完整的學說體系的思想家做為代表,還是要對整個思想背景做深入的探索?就我個人認為,既然是寫「思想史」或者是「哲學史」,雖然要先確認「思想」或者是「哲學」的定義,才能明瞭所要述寫的對象,但也別忘記所要撰寫的是「歷史」,只有單獨介紹、論述比較重要或顯明的人事物,並不算是寫「歷史」,而是應該要將前因後果以及整體環境全部都納入撰寫者的思維之中,然後以完整而有條理的方式形諸文字,才算是顧及到「史」這個字。
  既然王充最知名的是他的「疾虛妄」,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認為他的思想已經超脫了瀰漫於東漢的讖緯思想,完全以客觀的角度思索當時的事物呢?如果將他的《論衡》從頭到尾看過一遍,就不會得到這樣的結論。王充的疾虛妄,所反對的是當時對歷史的人事物過於誇大的描述與傳言,以及用當時的眼光看來也嫌太過迷信的事物,至於當時一般人所公認的信仰觀念,就不在他的批判範圍之中--即便其中有許多在後人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虛妄」的一部分。
  在漢代的思想家中,大概只有王充會被早期的大陸學者認為是唯一的正面人物,因為他的學說與思維方式近似於他們當時所「推崇」的「唯物主義」,所以在早期大陸的中國思想史著作中,對王充可以說是「讚不絕口」,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中,也只有他和明代的李贄、戰國晚期的韓非子與李斯這對師兄弟可以享有僅次於馬恩列斯毛的「優惠待遇」。然而,平心而論,我倒不認為王充的思想可以納入「唯物主義」的範圍之中,只不過與當時沉迷於讖緯之中的各家學者相比,他的論說還算是有帶點獨立的批判精神罷了。

  其實一般中國哲學通史或中國思想通史提到漢代,除了董仲舒以及王充之外,時間比這兩個人早的《淮南子》也會被列入重點介紹的對象之一。但是依據歷史記載,《淮南子》是集體著作,它所顯示的是當時一些思想學派的融合,就好像是《呂氏春秋》一般。所以我不會將它歸類於「思想家」。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376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