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中文版序〈漢學作為思想和方法論〉  (一)
2006/05/22 10:33:53瀏覽303|回應0|推薦0

張西平 

 

錄自〔法〕François JullienThierry Marchaisse著,張放譯:《(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12月),頁1-12

 

漢學(中國學)──在我看來,漢學和中國學在內涵上雖有所差別,但大體是一個學術的類型,所以,在這裡我們是在一個意義上使用的──作為西方學術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日益引起中國學術界的重視,西方漢學著作翻譯出版的繁榮也說明了這一點。無論從知識論上還是從方法論上,域外漢學,特別是西方漢學,已經成為今天中國自己的傳統學問重建時的一個重要的參考系列。

做西域研究,我們不能不看伯希和的著作;做晚清史研究,我們不能不讀美國中國學家的書;做中國科技史研究,李約瑟是一個繞不過的環節;做近代中國語言史中的外來詞研究,義大利年輕的漢學家馬西尼的成果一定要看。

從方法論來說,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範式」的轉變,從社會學、人類學切入晚清史研究,乃至採取「後現代史學」的方法重新審視長期被忽視的領域和文獻,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這些無不和美國中國學的引進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文學領域中,從夏志清和劉若愚的關於中國文學史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後,文學史界看到了另一種文學敘述模式。他們運用新批評主義的形式主義分析方法,重評中國現代文學史,使張愛玲、沈從文、錢鍾書又回到現代文學史的研究視野之中,這種方法極大啟示了中國文學史的研究者。甚至有的學者認為,由於西方漢學的影響,「20世紀湧現出來的意象研究、新批評、原型批評、結構主義、主題學、文類學、風格學、敘事學,甚至女權主義、渾沌理論、文化理論等等,舉凡用之於西方文學研究者,幾乎都在中國文學研究中派上用場。」新時期的中國文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步西方漢學方法論的後塵。

所有的漢學家無論是以方法著稱還是以史料著稱,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他們都以中國的知識和思想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他們學術的目標是中國。但只有一個人例外,他認為中國的知識和思想並不是其研究的對象,而是他治學的一個方法,他的學術目標也不是在中國,而是在希臘,在西方。這個人就是法國當代的漢學家──François Jullien

我們稱他為漢學家,會受到法國許多漢學家的反對,認為他不是漢學家,但他實際卻處在巴黎第七大學漢學系主任的位置上。他能熟練地讀中文書,他所寫的每一本書都在講中國;當我們稱他為哲學家時,同樣也有不少法國哲學家反對,認為他是漢學家,但他確實當過國際哲學學會的會長,他對希臘聞的熟練程度絕不比任何一個哲學家差。

Jullien的學問為什麼在法國引起這樣的爭論呢?根本上是由他的學術取向所決定的。這位畢業於巴黎高師的古希臘哲學專業的高材生對哲學有一種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哲學就是一種反叛,他說:「每一種哲學除了對自己的前者說『不』之外,沒有其他出路。」在他看來,到目前為止的所有西方哲學都是在希臘的傳統中發展的,儘管有各種各樣的派別和分歧,單都沒有同希臘傳統徹底「斷裂」,因而也無法有真正建設性的開創未來。如何真正擺脫希臘傳統,真正重新審視西方的文化傳統呢?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28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