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文章】劉錚:為張岱立傳——評史景遷著《回到龍山:一個晚明人物的記憶》 (二)
2008/12/15 12:12:19瀏覽935|回應0|推薦2

如果說侈談文學語言的效果對於一部傳記來說未免有苛刻之嫌,那麼關於文本資料的翻譯準確性的討論總應該算是題內話罷。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晚明文人的詞句並不天然地比秦漢文章好懂,翻譯的難度也絕對不會比白話文低。其次,就一部關於中國歷史的英文著作而言,《回到龍山》駕馭史料達到了過於豐富、過於密集的程度,這就令翻譯的工作量和難度同時激增。儘管史景遷一方面有相當多的現成西文文獻(如Philip A. Kafalas關於張岱的英文博士論文及專著、Brigitte Teboul-Wang的《陶庵夢憶》法譯本)可以依靠,另一方面有不少以中文為母語的研究助手幫忙翻譯校正(《回到龍山》謝詞中提到四位),但似乎仍有一些語言和典故的難點沒能解決。 

在此試舉幾例,稍作解說。如,《回到龍山》講張岱讀書的情形,說:Reading about such moral and courageous people from earlier epochs swept him along on an emotional surge: he became “like a tiger or wolf who just sighted meat, or a piece of ice that is placed next to a blazing cauldron.”(第140頁)用白話直譯過來,即是說:讀著古往今來節義之士的事蹟,張岱情緒激動,他變得「像見到了肉的虎狼,又像放在煮沸的大鍋邊上的一塊冰」。這裡依據的實際上是張岱《古今義烈傳》自序,文曰:「余于節義士,竊以為然。當其負氣慷慨,肉視虎狼,冰顧湯鑊,餘讀書至此,為之頰赤耳熱。」顯然,「當其負氣慷慨,肉視虎狼,冰顧湯鑊」,一氣貫注,說的都是「節義士」的表現,而不是張岱的表現。那麼,「肉視虎狼,冰顧湯鑊」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肉視」見於溫庭筠《題李衛公詩二首》,當中一句「肉視具僚忘匕箸」是說李德裕將僚屬看成是可以吃的肉,連匙和筷子都不用。「肉視虎狼,冰顧湯鑊」是說節義之士見了會咬人的虎狼只當它是可以吃的肉,見到煮人的鼎鑊就好像它沒有什麼熱度,全然不把生死放在心上。 

又如,張岱在《海志》中記在普陀寺看善男信女拜觀音:「男女千人鱗次坐……是夜,多比丘、比丘尼,燃頂燃臂燃指;俗家閨秀,亦有效之者……是夕,寺僧亦無有睡者,百炬齊燒,對佛危坐,睡眼婆娑,有見佛動者,有見佛放大光明者。」《回到龍山》對此的撮述卻是:He saw thousands of men and women “packed like fish”……also mortifying their flesh by burning incense on their heads or their arms……He was not surprised that in their sleepless and pain-sharpened state many pilgrims saw the Guanyin image moving or emitting shafts of lights.(第123頁)用白話直譯過來,即是說:張岱看到成千的男女「像魚一樣密匝匝擠在一起」……他們在頭上、臂上燃火,苦修肉身……許多朝拜者不眠不休,加之痛苦刺激,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說自己看見觀音像在動、在發光,張岱也就不以為異了。這裡的問題是,張岱原文中分別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的行為,都被史景遷按到了同一群人身上。在原文中,「鱗次坐」的是朝拜者全體,而完成「燃頂燃臂燃指」這種極端行為的只是朝拜者中的一部分(部分和尚、尼姑以及部分模仿他們的俗家女子),至於「見佛動者」、「見佛放大光明者」則根本不是朝拜者,而是普陀寺本寺的僧人。 

史景遷在研究過程中充分佔有原始資料,並參考了國內學者胡益民的《張岱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5月第一版)、《張岱研究》及佘德餘的《張岱家世》(未及見佘德餘的《都市文人——張岱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月第一版)。不過,在讀過胡、佘、史諸家的著作之後,我們還是感到對張岱的研究似仍停留在較粗疏的階段。《張岱評傳》字句錯訛之多,學界早有定論,以張岱返歸龍山、卜居快園一事為例,《張岱評傳》附錄《張岱簡譜》中,1649年(己丑)條寫道:「岱於是年移居龍山後麓之快園,居此地直至1669年。」假如真的只住到1669年,那就只有二十一年,與前引「二十四年於此」矛盾了。再看1672年條:「岱自1646年(丙戌)移居快園,至此整二十四年。」兩邊都對不上:前面說1669年,後面變成1672年;後面說1646年,前面卻是1649年;若說1646年是筆誤,可甲子又並不誤,總之錯得蹊蹺離奇。史景遷的《回到龍山》固少此類舛訛,卻也只停留於事實排比,研究之責恐怕仍在後來者肩上。

 

 

轉貼來源:國學網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247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