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文章】中國有「中世紀」嗎?——宇文所安《中國「中世紀」的終結》讀後  (一)
2008/07/24 10:33:18瀏覽567|回應0|推薦2

徐志嘯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教授宇文所安(斯蒂芬·歐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學尤其古代詩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成就驕人,在世界漢學界堪稱名聲斐然。筆者佩服他作為一個出生在美國的美國人,能如此精通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推出如此多令中國學人矚目的研究成果——迄今為止他僅在中國大陸被譯成漢語出版的論著已有:《初唐詩》《盛唐詩》《追憶》《迷樓》《他山的石頭》《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中國「中世紀」的終結》等多部,還有即將問世的《漢魏詩》《晚唐詩》等,如再加上還沒被譯成中文的英語著作和論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宇文所安先生完全可稱是世界漢學界著作等身的一流漢學家。筆者曾拜讀過他在中國大陸出版的大部分著作,深為其別具一格的行文風格、富有哲理的精闢論斷、饒有情趣的語言文采所激賞,尤其是他作為一個西方學者,在詮釋和解析中國古代詩學時所具有的那種睿智和辨識力,以及由此而及的中西詩學比較,更令人讚歎,在筆者所閱讀過的海外漢學家(文學類)的著作中,他的著作無疑是佼佼者——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

  不過,話要說回來,在佩服與肯定的同時,也應說些實事求是的話,一味地讚美或刻意地貶抑,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所應取的態度。

  在此,筆者想就宇文先生(以下均此簡稱)的《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一書談些看法,以求教於宇文先生,也望學界同行們賜正。

  《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一書(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版),是宇文先生的一部中唐文學文化論集,收錄了他撰寫的有關中國中唐時期文學與文化的論文7篇,書前有「三聯版前言」和導論,書末有附錄和「譯後記」。筆者感興趣的地方主要在「三聯版前言」和「導論」兩部分,兼及7篇論文中的相關內容。突出的問題首先與書名有關,書名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筆者的疑問是——中國有「中世紀」嗎?也即,中國有沒有西方意義上的中世紀?當然,作者在一開始即說明中國的「中世紀」與歐洲的中世紀意義不同,中國的「中世紀」是專門打了引號的,但既用了這個歷史名詞,就表明兩者之間應該有相似之處,或至少有可借用之處(宇文先生的文章沒能說明打引號的「中世紀」起始於中唐之前的哪個歷史年代,到中唐時大約經歷了多長時間)。既如此,它同西方的中世紀又有何區別?且這個「中世紀」觀念是否符合中國文學史發展的客觀實際?中唐之前的文學和文化是否具備西方概念上的中世紀文化和文學的涵義?用「中世紀」的概念套中唐之前階段的文學和文化是否合適?中唐是否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時期?我們應該如何確切地評價和看待中唐文學和文化?等等。以下,本文擬就以上問題的主要方面,結合宇文先生所論所述,談些不成熟的看法。

  先說「中世紀」。毫無疑問,所謂中世紀(不加引號;英語是the Middle Ages),絕對是個外來名詞,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這個稱法,它是西方人慣用的一個歷史名詞,專指歐洲歷史上的中古時期,簡稱「中世」或「中古」。歐洲的歷史,一般劃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現代四個階段,一般認為,這四個階段的具體時間分段是:上古——原始社會到古羅馬帝國滅亡(西元476年);中古——西元476年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西元1640年);近古——西元1640年到俄國十月革命(西元1917年);現代——1917年到現今(21世紀初)。這四個階段,按人類社會的發展形態劃分,上古是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中古是封建社會。由此,我們可知,中古時期(即中世紀)乃專指歐洲的封建社會,而中世紀這個名稱的正式出現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從文化意義上說,它的時間跨度是從古希臘羅馬到文藝復興之間,即西元45世紀到西元15世紀這個歷史階段,在歐洲人的意識中,這一段歷史時期正是歐洲的封建制時期,也是歐洲人思想文化上受封建制和宗教壓抑最嚴重的時期,文藝復興正是旨在反抗和消除這段時期的黑暗和愚昧,努力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精神,呼喚人的覺醒,倡導人性、人道和人文主義。這就是說,中世紀這個名稱,有著特定的涵義,既指歷史時間,也包含文化含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imming1978&aid=2073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