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5 14:57:22瀏覽2572|回應2|推薦12 | |
榮師天偈 覺悟〈一〉 覺覺不知覺不覺, 悟悟空悟道中道 一語道破無一物, 萬花叢中聞不香 庖肆腥羶眼不淨, 撥雲見月指中現 前人去指月無缺, 空靈寂寂落塵埃 這首偈對末學來說是十分特別的, 善別法相有情覺, 諸法因緣自性悟 禪定解脫皆為二, 摩尼清淨映五色 無住生心世間覺, 自見己過生智慧 明心見性總淨意, 我法兩亡真如顯 關於寫偈的開頭,是有一天靈界濟公的徒弟,拿著一句他師父傳給他的話問我。那句話是:「千里戎機一語盡」。末學左思右想實在無法想出,當那天打完球騎上機車時,答案突然跳了出來。那一語,重要關鍵的一語,就是「覺」。因此隔天將這個字「覺」寫在那張紙條背面,折好交給了濟公的徒弟。那時榮老師也將他所寫的詩偈與末學分享,末學也就學著試寫。 對於這首《覺悟》天偈,末學如是體會 第一句:覺覺不知覺不覺。要如是斷句。覺,覺不知,覺不覺。「覺」是「覺不知」以及「覺不覺」。覺不知是察覺自己不明之處、不智之處,這一階段是常自見己過。惠能大師說得好:「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覺不覺,是當己能「感受、領悟、覺醒」之後,也能將這「覺」點燃他人的「覺」,如《四十二章經》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二句:悟悟空悟道中道。要如是斷句。悟,悟空悟,道中道。悟是悟到了「空」這個領悟,是道中之道,也就是能「悟空」是關鍵。對於「空」的領會,空非空無,空是無邊界無對立的整體。所以惠能大師以「摩訶」說明「空」。而末學更進一步思惟,空是個體在整體之中彼此的依存關係,因此真正的空不只是「摩訶」,更是在摩訶後面,生命整體存在中的運行法則,末學簡稱為生命法則。這生命法則處處可以看到,是故聖賢們說「天地默默不盡千言萬語」。 註:《六祖壇經》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