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50)十二緣起的修行(6)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2020/01/27 23:43:18瀏覽193|回應0|推薦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50)十二緣起的修行(6)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對這段經文的理解,可分做兩段,一段是「無無明乃至無老死」,一段是「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第一段「無明至老死」說的是有為的十二緣起,第二段「無明盡及老死盡」說的是不再緣起的無為。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與整篇經文的「無」字相同,「無」是指有而不住。般若波羅蜜多包涵萬千法門,萬千法門皆如筏喻,因此在般若波羅蜜多中有十二緣起法,但行者對十二緣起法應「用而不住」。

 

  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無明盡及老死盡」說的是不再落入攀緣輪迴中,但前面加一個「無」字,那就是負負得正。所以「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卻是更具深意的「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就是《維摩詰所說經》世尊對香積佛國菩薩說「盡不盡解脫法門」。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在描述菩薩入不二門,深知生命一體,不會偏安獨自的覺悟解脫,而願承擔喚醒眾生的責任。菩薩為此必須以無所得心,復還生死,不離世間覺,因此自然「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如《八大人覺經》云:菩薩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316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