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8 23:14:12瀏覽4930|回應0|推薦11 | |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在著作「診療椅上的謊言」中如此描述主角:「恩尼斯熱愛當一個心理醫生。日復一日,他的病人邀請他進入生命中最隱密的角落。日復一日,他撫慰病人,照顧病人,緩解他們的絕望。他得到的回饋是崇拜與喜愛。」然而當醫生與病人的關係產生曖昧的質變時,當移情與反移情使得客觀的空間模糊時,心理醫師最重要的態度-真誠是否還能堅持! 或許這才是柯波帝創作「冷血」過程中最殘酷的檢驗。歐文亞隆說:「如果福氣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比福氣還要好的是得到上天的恩寵。」這段形容簡直可以完美的移植到楚門柯波帝身上,才華洋溢加上超高智商、驚人記憶力, 讓他順利奠定文壇盛名。「第凡內早餐」不僅捧紅巨星奧黛麗赫本,更成就柯波帝創新的寫作風格。標榜不說謊,因此他不掩飾自己的同志性向,直言、辛辣、幽默的語言自信,讓他成為社交界中的目光焦點。然而對一個自負天才的創作者而言,這些成就尚未到達他所期許的巔峰。1959年11月,發生在美國堪薩斯州駭人聽聞的減門血案,成為他的新挑戰。 在寧靜的農莊裡,兇手以什麼樣的心情將一家四口冷血殺害?對柯波帝而言這是「非虛構小說」的好體裁,於是他取得「紐約客」同意,與好友「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的作者妮歐哈波李,連袂來到陌生小鎮。深入接觸二位兇嫌狄克和派瑞之後,柯波帝決定將短篇報導改成長篇小說,隨著兇嫌的官司纏訟六年,「冷血」在狄克和派瑞執行死刑後風光問世,並為柯波帝贏得如日中天的地位。 然而這一切卻是柯波帝悲劇人生的序幕,「冷血」成為他長篇著作的絕響。他的創作才華如隕石般墜落,隨後他沉溺於酒精與毒品之中,甚至醜聞纏身,在60歲時因藥物過量瘁死。 電影不帶批判的重現這段公案,為了創作目的,柯波帝與派瑞、狄克建立如知己般的友誼,自陶腰包為他們聘請律師,藉此獲得二人的信任。然而他雖以同步速度進行寫作計劃,但是當派瑞詢問進度時,他卻騙他尚未動筆。當派瑞從報上看到「冷血」第一部出版發表會新聞時,憤怒質疑,柯波帝卻不動聲色將一切歸因於出版社的虛構。另方面柯波帝卻對長達六年仍未落幕的這場訴訟焦躁不已,因為早已書寫完成的書需要一個真實的結局,當焦慮的兇嫌連連敗訴後意圖最後一博時,柯波帝撤走了律師援助,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循著這個線索,答案彷彿呼之欲出,柯波帝為了創作目的背叛了創作對象對他的信任,面對道德的譴責,他以結束創作生命做為自我懲罰。真是如此嗎?電影從開場便不吝嗇的呈現柯波帝如魚得水的社交生活,尖銳言論、道人隱私,甚至他的好友哈波李以「梅崗城的故事」贏得好評,他卻是嫉妒多於讚許。如此柯波帝,容或有著創作者的敏感度,卻稱不上體貼和同理,道德上的背叛真的足以讓他自責至此,以毀滅創作生命終結嗎? 電影另外給了我們一條線索,在採訪中柯波帝發現派瑞和自己相似的成長背景,同樣不幸的童年,同樣纎細敏感的個性,在惺惺相惜中產生了若有似無的移情,當哈波李問他:「你是否愛上派瑞?」柯波帝回答:「我不知道。」因為道德讓他不敢細究自己的情感,於是藉採訪之名為派瑞聘請律師,或許這當中有著潛意識的合理歸因,他相信或者他期望派瑞是無辜的,即使真是兇手也有不得不然的苦衷,然而當派瑞向柯波帝坦承行兇當晚的真實細節時,柯波帝不得不接受現實的無情,貪婪行搶殘酷行兇的派瑞,的確只有「冷血」可以名之。 因此真正的事實是,在道德上或許柯波帝背叛了派瑞,然而在情感上他卻被派瑞背叛了,他無法「信任」,也無法真誠面對書寫,只好放棄救贖、自暴自棄。這是一個創作者的悲哀,卻是做為助人工作如我者最深刻的提醒:如何在建立關係的目標上,保持客觀自我?可以有情,但不可自欺。 (原刊於97年台灣故事-心情小站)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