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5 18:18:18瀏覽9939|回應4|推薦0 | |
佛教本身是一個講「緣起」之宗教。 印度是一個喜愛講故事的民族,常常以「寓言故事」表繪其內在之深層意義; 中國文學中的唐代的「傳奇」、宋代的「平話」、元代的「雜劇」、明代、清代的「章回小說」,甚至是「彈詞」等等,其中許多故事與小說之底本或說是「母題」,都是來自印度之佛教故事。 而印度佛教故事,有一種特殊形式叫做「本生」或是「本起」、「本緣」故事,是佛陀自己說有關他自己「前世」的故事。 現在,不才的我將以簡要之描述,說佛陀講的一個故事,版本見於 《大正藏》第三冊 ,是三國時代東吳的大月氏人,也是一位在家居士,名「支謙」,在西元222-253年間於河南翻譯此經。 此〈九色鹿經〉的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也有壁畫,即在257窟。 佛陀在過去世還沒有成佛之前,我們稱為「菩薩」, 「善知識」是指對我們自己本身有所幫助的朋友。 其故事大意: 菩薩在過去曾經是一隻有九種顏色,而頭上的角美白如雪的「九色鹿」。 他常常在恆水邊喝水,與一隻烏鴉〈善知識〉成為好朋友。 有一天,他在恆水邊喝水,聽到有一個溺水的人在呼救; 那時候的水很湍急,又沒有樹枝可以依賴,是一種危險狀態,但是鹿不顧自身的安全,馬上下去救溺人。 筋疲力竭的救起溺人後,溺人很感謝,對著鹿身旁繞了三圈〈表示最大的尊敬與感謝〉,溺人向鹿叩頭,說要報恩,願意當他的奴隸; 九色鹿說「你如果要報恩,請不要告訴任何人,我在這兒的消息。人們貪圖我的毛色與角,一定會來殺我。」,溺人答應後,離去。 這時候,國王的愛妃王夫人晚上作了一個夢,夢見美麗的「九色鹿」。 她想要得到鹿皮與鹿角,就裝病不起,告訴國王,她若得不到鹿,她就要死! 於是,國王下令說,如果有人知道「九色鹿」的行蹤通報,他會得到滿滿的金銀珠寶和他的半個王國。 溺人聽到可以得到重金,心裡想:「鹿只是畜生,他的死活與我何干?」,於是,去通報,並且還說,此鹿有神功,要多帶兵士前去。 〈在溺人通報之時,他的臉上長了癩瘡〉 〈在印度的佛教故事裡,作了違背良心的事,會身上長癩瘡,若是不孝父母,則會長滿全身的癩瘡〉 〈在西方是,若說了謊,鼻子會越來越長〉 當國王與士兵前去捕捉九色鹿時,在天空中的烏鴉看到了,趕快去告知九色鹿;可是,九色鹿睡的很熟,都沒聽到! 他一直叫,還是不醒! 最後,烏鴉只好去啄他的耳朵,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啊! 他已經被團團圍住了! 士兵拿起弓箭,準備要射了------ 國王看鹿往他這兒走來,對士兵說:「且慢,這不是一隻平凡的鹿,可能是天神啊」,鹿對國王說:「請等一下,不要殺我!我有恩於你們國家。」,國王問:「有什麼恩惠啊?」,鹿說:「我曾經解救你們國中一個人啊!是誰告訴你,我在這個地方的?」,國王指著長滿癩瘡的溺人說:「車旁邊的那個癩瘡人!」,九色鹿看著溺人,流下了無法止住的眼淚說:「這個人溺水,我不惜自己的生命救了他。本來還説好不說的啊!」。 國王聽了,覺得很慚愧。 國王說:「我的人民無義!竟然是恩將仇報的人啊」; 於是,國王放了鹿走,並下令,若是有人捉這鹿,要誅殺五族。 從此以後,其他地方的鹿,也都來到這水邊棲生,也不會去吃人類種植的蔬菜,與人相處和諧;而這個國家也五穀豐收,百姓無病無患。 這個故事,寓意著一種生命之內涵,即是「忍波羅密」,一種修身與修道之生命之擴展之途。 「九色鹿」:有著非常之慈愍心,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成全他人。 他的生命價值,在一種「願」力上, 在其面臨困境時,他依然 能堅持他自己的「願」,去接受考驗。 「烏鴉」:是一位善知識,是一位忠誠的好朋友,對朋友有義;當兵士來時,他也不顧自己生命去呼叫九色鹿。 「溺人」:追求的是金錢與權力。 「國王」:追求的是愛情。為愛情而昏庸。還好,他愛家人與百姓,良心仍 在。 「王夫人」:追求的是美麗。為了愛美,運用陰謀與手段,不惜代價去犧牲別人的生命。 在這個故事裡,九色鹿只是流下傷心的眼淚,並沒有要國王懲罰溺人,也沒有責罵溺人。 當一個人,他在面臨生命為難之際,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的生命安危,甚至,在被背叛之後,可以做到依舊不怨不恨,依然堅持自己的生命原則, 這就是「氣慨」、「氣魄」吧? 這就是「風格」吧? 這就是「第一等人」吧? 所以,一個人有什麼樣的「願力」,只要堅持與持恆,其生命價值與生命內涵,自是不同於凡輩。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