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4 18:03:17瀏覽1333|回應2|推薦0 | |
酷熱的星期日午後,忽來一陣大雨,吹引來一陣陣的清爽。 獨自綠窗前展書讀。 依戀的是,綠窗上,山苦瓜藤蔓纏繞著窗牖,一簇簇豐厚的石蓮花、紫蘇、迷迭香、薄荷各式香草等等------相依相陪。 這是一個美好的雨後的午後,手上讀的是王禹偁的詩歌。 一、 在人一生中,有的人會發生一些自己所不平的事件與坎坷的生命經驗; 而每個人所應對的方式,端視此人有多少胸襟與氣度。 在北宋蘇東坡是一個例子。 但是, 北宋初的王禹偁,從他三十歲登進士到四十八歲去世為止,十八年的仕宦生涯裡,其中有八年有三次貶謫經歷,他的一再被斥逐,只因為他秉性耿直剛正,向宋太宗直諫,引起宋太宗不悅所引致。 因此,可以說「貶謫意識」在文人的生命中,是一種無可抹滅的烙印。 二、 一個人為直言而被貶官,對一個知識份子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堪的心理感受; 而因此產生的懣憤及不甘心,自是正常現象。 禹偁八年三黜,當然也有窮愁的悲涼慨嘆; 然而,他卻可以把自己困蹇的生命經驗,轉化成不受困境羈束的閒適生活。 在〈謫居感事〉中說: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並說: 「琴酒圖三樂, 詩章效四雖。」 「三樂」語出《列子》,說的是隱士榮啟期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他「何樂?」,他答說:「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吾得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九十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終,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四雖」典故來自白居易的〈吟四雖〉雜言詩: 「年雖老,猶少于韋長史; 命雖薄,猶勝於鄭長水; 眼雖病,猶明於徐郎中; 家雖貧,猶富於郭庶子。 省躬審分何僥倖,值酒逢歌且歡喜。」; 除此外,禹偁在被貶到商州,要去赴任的半路上,路過稠桑坡時,竟然不慎翻了車,滿車的書冊散落滿地的,禹偁自然頗為悵然,但是他這麼自嘲: 「稠桑坡險忽摧車,悔戴儒冠出敝廬。 已被文章相錯誤,謫官猶載一車書。」 禹偁學習著榮與白那種善於化解困境的生命情調,也懂得自我解嘲的態度,是值得效法的。 三、 午後與古人遊,感覺寫不盡花月勝景,描不完江山大地,聽雨聲聲入耳--------於周旋人事之餘,展書讀有如飲風餐露,猶如服了一副生命涼風。 此時,心中遼闊,榮利造化皆不著意; 讀書,真乃處處淨土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