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6 12:16:02瀏覽19258|回應8|推薦91 |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中的七大行星,與每個樂章的主題。 很早就聽過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的大名,自己剛好也喜歡天文學,所以列為必聽曲目,而第一次聽到「火星」與「木星」樂章也真的愛上了,但對於其他的樂章卻很容易每聽必睡,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後來才了解原來有幾個樂章調性並不太穩定,也沒有很明顯好聽的旋律,當然就聽不太懂,於是轉念去欣賞管弦樂本身的美感,細細品味許多音樂細節,至此成為我的最愛之一,今年也剛好是「行星組曲」完成屆滿百年紀念。 霍爾斯特(Gustav Holst)是一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重要的英國作曲家,與艾爾加,佛漢‧威廉士,戴流士等人齊名,各有重要代表作,但無論怎麼看,他都是其中音樂風格最奇怪的一位。
霍爾斯特(左)與艾爾加的合照照片,行星組曲也有來自艾爾加的影響。 他很早就對印度文化著迷,熟讀「吠陀經」,這是一部印度聖經,無論古代的婆羅門教或印度教都根源於此,以詩歌的方式寫成,他甚至還自學梵文將之翻譯,再將之譜成歌曲集,這就是一九0八年的「吠陀讚歌」,內容大致是頌讚印度諸神,包括黎明女神、正義之神,以及有名的雷神與戰神~帝釋天,這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天神之一,後來也成為佛教的護法,所以連中國古代對其都不陌生。至於吠陀經為何如此吸引著霍爾斯特以及許多的西方人,我想應該就是講求人心靈與身體和諧的神祕主義,正如同我們所熟悉的瑜珈和奧義書~這些都屬於吠陀經典的一部分。 而在努力頌讚這些印度神後,霍爾斯特似乎還覺得不夠,一九一二年又完成了「梨倶吠陀」合唱讚歌,我發現裡面也有一首頌讚帝釋天的曲子,採用了五拍子:
而在他一九一六年完成的「行星組曲」,為了描寫有戰爭意味的「火星」樂章,也使用了五拍子,想必不是偶然。很多人都知道「行星組曲」是由占星術得到靈感,但是這占星術系統其實是希臘與印度混合的,當然也與吠陀經有關。 在英國國勢鼎盛,印度為其麾下殖民地的愛德華時代,會有一位如此醉心於印度文化的重要作曲家令人意外,其實東方文化在二十世紀初已經漸漸影響歐洲,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甚至馬勒的「大地之歌」都是那個時代最好的例子,至於名聲顯赫的「行星組曲」到底是不是,就由聽眾自行判斷囉。 「行星組曲」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七大行星的名字命名(除了地球以外),順序是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樂團編制相當龐大,也算是符合那時代的風尚~看一看同時期的理查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或荀白克的古勒之歌就知道了。霍爾斯特為此費了相當大的心力,再加上同事與朋友幫忙抄寫,好不容易完成總譜,首演後相當成功,當時他可是花了大筆積蓄租下管絃樂團及音樂廳耶,失敗的話就慘了... 霍爾斯特並不希望大家過分去解讀這些標題,因為它只是以占星術中每個行星所代表的象徵有關,例如火星象徵戰爭,金星象徵和平,而許多人喜歡只演奏其中某一兩個樂章,可能是因演奏全曲的花費太大,有些樂章也難以理解的關係~但這樣是違反了霍爾斯特的意願,其實細細聆聽,不難許多樂章與最後一首「海王星」有滿多相關性,可見這是一首互相呼應的完整作品,不宜拆開演奏,星際的聯想與壯觀的管弦樂法,活潑生動的旋律,使「行星組曲」成為後世電影配樂的範本之一。 對於這七個樂章,我一向的理解方式都是把前四樂章當成一首交響曲,剛好這四個樂章大致也遵循快-慢-詼諧曲-快的順序。至於之後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樂章,我把它們當成三個神祕的尾聲~剛好符合其樂曲的特性以及他們遠距行星的身分。 見以上全曲影片,第一樂章「火星」的副題是「戰爭使者」,意思是帶來戰爭,這是在占星術裡,火星象徵的意義之一,因為寫作時(一九一四年)很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以常有人附會說這是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事實上這首曲子根本就寫於大戰之前啦... 樂隊編制龐大,節奏是標準的五拍子,並貫穿頭尾,這五拍子的結構是:緊迫的三連音(等於一拍)+一拍+一拍+兩個半拍(等於一拍)+一拍,剛開始先以弦樂與兩台豎琴八度重疊演奏(0:04),弦樂也不用弓毛而用弓背,連定音鼓都使用木棒不用木槌,整體形成一種敲打式的音響,鑼的巨響為其增加了驚恐程度,表現戰爭的情境,至於調性方面應該是C大調,但並不穩定,為了表現戰爭的恐怖,頻頻使用不和諧和聲或音程,如第一主題的增四度魔鬼音程(0:08),這是以管樂堆疊出來的:
這樣的拍子或許讓人似曾相識,電影星際大戰的著名主題曲剛開始也有類似的節奏,氣氛也相近,第一主題經過多次反覆進行後,次中音號與小號以八度揚升(1:10),好像戰爭的號角,終於接到降D大調的第二主題(1:26),五拍子節奏以弦樂總奏,更為激烈,這主題基本上只是一堆半音上升與下降,和聲一直是不和諧的七和絃,直接讓降D與C音撞在一起... 然後節奏稍微轉為機械式的五拍(2:13),次中音號與小號開展了一段互相接力的第三主題,氣氛緊迫,好像火星要帶來了戰爭。次中音號是華格納當初從法國號改良來的,雖是低音樂器但比低音號聲音圓潤,很適合搭配法國號或長號,在華格納的「指環」或布魯克納後期交響曲都常運用,霍爾斯特也曾經是一位華格納迷,會用這樂器也不意外。 後來又出現了小鼓(2:50),五拍的機械結構由兩支小號吹出,讓人想到馬勒那些恐怖的進行曲,在一陣管樂器的暴風後,是一個加了管風琴的巨大不和諧和聲(3:13),第一段結束了。再來又是第二主題與低沉的小鼓聲(3:22),漸漸高昂起來,迎接第一主題的出現(4:30),這裡小號與鼓以開頭的五拍節奏大鳴大放,讓人怵目驚心,然後又是第三主題(5:13)與第二主題(5:30),管樂器的暴風再起(6:48),好像毀滅性的浩劫,最後以五度和聲(C-G),與其相隔半音的(升C-升G)之怪異結合,還連打好幾次(6:56),化整為空心五度和聲(C-G)結束此樂章。
第二樂章「金星」是慢樂章,標題是「和平使者」,這是金星的象徵之一,我們常說天秤座的人愛好和平與美,該星座的守護星正是金星,與第一樂章的「戰爭」形成強烈對比,和聲雖然比較和諧,但仍是變化多端,第一主題從主調降E大調,由法國號奏出後(7:26),由長笛與雙簧管演奏的華麗旋律馬上與之對話(7:34),內含的和聲降半音變化相當有意思,音樂一瞬間就轉為B大調: 第一主題重複後雖看來又回到降E大調(8:01),但仍然有降半音變化,再加上兩台豎琴,三支豎笛及低音豎笛等,製造了一種朦朧唯美的音色,構成了這個樂章的基調~金星的英文名字正是美麗的愛神維納斯。 然後是以獨奏小提琴奏出的,纖細的第二主題(9:15)~調性很有趣,是直接到升F大調,這奇怪的調性,還接到了與第一主題對話的華麗旋律相關的高音域旋律(9:39),有點虛幻不太真實的感覺,這高音域旋律由朦朧的豎笛承接後(10:50),就以此慢慢轉回第一主題(11:31),當然也回到了降E大調,第二主題這次以弦樂輕巧的合奏(12:29),豎琴與鋼片琴的接力裝飾第一主題(13:23),讓音樂更加柔美,最後以弦樂高音與鋼片琴的叮噹聲配合(14:18),清澈的結束。 第三樂章「水星」有個標題~飛行使者,在占星術中,水星代表的是傳播,溝通等,所以這樂章相當活潑,等同詼諧曲樂章,這是我把「行星組曲」前四樂章看成是交響曲的原因,而他也是所有樂章中規模最小的,似乎象徵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最小的體積。 對這首曲子我想不用說太多,因為很容易了解,最重要的是這個活潑的6/8拍子,在曲中到處都是(14:54):
另外就是木管音色的變換,剛開始就由低音管開始(14:54),豎笛接力,最後到長笛與雙簧管,都是同樣的這個6/8拍子的音型。而中段鋼片琴的點描法相當機伶可愛(15:20),這是一種叮叮噹噹的樂器,配合弦樂的泛音,讓人不禁想到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然後剛好就出現了一個芭蕾舞似的新主題(15:53),雙簧管接力演奏(15:58),快速的豎琴伴奏,接下來又是大合奏(16:25),很多地方都讓人想到柴可夫斯基...然後第一主題再現(16:52),又充滿了管樂變換的6/8拍子活潑節奏,還發展出一個緊湊的段落(17:16),鋼片琴再現(17:51),然後是芭蕾舞似的主題(18:01),最後仍以木管樂器的變換音色結束。
「木星」算是裡面最出名的樂章,也是管弦樂編制最大,長度最長的,足以匹配這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有個副題「歡樂使者」,氣勢恢弘,結構也與其他樂章不同,屬於拱形結構~中間的地位反而比前後吃重。剛剛開始弦樂分部斷奏(18:41),反而顯得輕巧,在此上奏出厚重的第一主題(18:45),好像巨大的木星在星塵中漫步,調性看來是C大調,好像經歷幾個樂章後,終於抵達這最光明正大的調性,但其實沒那麼簡單~霍爾斯特還是安排了不是這個調的和聲,果然接下來就轉到G大調的第二主題(19:38),這是來自於第一主題,還是用法國號奏出厚重的感覺。 第一主題回來後(20:01),再轉到第三主題(20:17),聽來滿有民俗風味,還是沒有用C大調的主要三和弦,不然這種味道就降低了~這是「行星組曲」很愛使用來規避C大調的方式,然後是有名的第四主題(21:35),前幾個音符與第二主題其實是一樣的,霍爾斯特曾將之作成合唱曲,英國人也非常喜歡,甚至有人說這是第二國歌,與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號齊名,有趣的是兩人滿有交情,霍斯特在此也用了艾爾加喜歡的手法~在弱拍上也都加重音(22:37),讓曲式更加莊嚴壯麗,這中間部分反而成為整首「行星組曲」的重心。 然後第二主題與第四主題前面幾個音符又出現(23:21),這其實是曲子很重要的動機,然後第一主題(23:30)第二主題(24:22)第三主題(25:00)回歸,臨結尾前這重要的第四主題再次出現(25:37),還附加了弦樂的波浪音型,這與最後樂章海王星是互通的:
突然前奏的斷奏不再分部(25:57),而是全力以急板演奏,似乎以這種偷襲的方式才能站穩在C大調上,最後以第二及第四主題的前幾個音符盛大的結束全曲,但這樣的燦爛很短暫,就像放煙火一樣,也使這段成為許多廣告或片頭的最愛。
次中音號奏出了由第一主題衍生出的第二主題(28:15),以中低音域的木管表現出一種灰暗(28:48),讓人想到「年老」,然後主要動機又衍生出第三主題(29:56)~這裡給人步步進逼的感覺,越來越強,再度用了弱拍上也加重音的方式(30:50),讓兩個強音緊緊相逼,製造出一種壯大的恐怖,終於接到剛開始的段落~只是這裡主要動機用鐘及豎琴及弦樂用力敲打(31:41),好像光劍互砍...(有沒星際大戰的感覺?):
第一主題也用四支小號全力,以不和諧和聲奏出(32:07),像是黑武士現身(我越說越離譜了...)然後平靜下來,第一主題再度由低音提琴神秘奏出(32:55),上面加了各種奇奇怪怪的配樂,3/2拍子被當成了六拍子,十六分音符的的豎琴能奏出無數的細碎音符(33:44),我們再次接觸到終樂章「海王星」的神秘世界,最後第一主題配合兩台豎琴虛幻般的泛音(34:50),以C大調的七和絃結束,像是投射到遙遠境地。 天王星的副題是「魔術師」,這顆躺著公轉的行星是太陽系中最獨特的,也象徵著「搞怪」或「獨創性」,這是個帶有黑色幽默的大編制管弦樂章,剛開始由小號及長號用力奏出的怪異旋律就是第一主題(35:27):
我發現這主題與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冊的a小調賦格曲的主題滿像:
而且這裡的曲式也接近賦格曲,因為常常可聽到這開頭的主題,由各個樂器承接,變出一堆花樣,好像在觀賞魔術表演,用六拍子是與上個樂章隱約的相連,只是這裡是快板。低音號演奏第一主題(36:03),木琴演奏怪異的旋律(36:10),大提琴在低音又奏出第一主題(36:15),後來又接到弱音的豎琴及弦樂,終於變出第二主題(36:47),大鳴大放了一下... 然後第一主題由低音管等靜靜奏出(37:23),短笛的尖銳聲響出現,兩位定音鼓奏者以第一主題打出二重奏(37:48),此後與第二主題交互出現,最後兩個主題結合形成壯觀的合奏(38:56),漸漸安靜,最後豎琴以泛音奏出第一主題(39:51),樂章就在這種神祕的氣氛中結束。
就在這如海潮般的繁麗音響中,無詞的兩組女聲合唱出現(45:41),這邊肯定是學習了德布西夜曲中「海妖」樂章,還故意用不在E大調的G音,聽來像天外飛來,總譜還載明要聽眾看不到的房間內演唱,唱完還要輕輕關門,製造模糊的音響效果,其後E大調的調號明顯的出現(46:43),兩組合唱一直反覆纏繞著,鑼聲響起(47:46,又讓人想到第一樂章),曲子進入尾聲,霍爾斯特要求合唱必須反覆吟唱直到聲音消失,連豎琴輕輕來回撥絃(48:36)也停止~這也是整首「行星組曲」的最後。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