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伊」的劇本與音樂(Daphnis et Chloé)
2020/08/14 11:15:57瀏覽6082|回應2|推薦73

「達芙妮與克羅伊」第二組曲DOVER版封面

「達芙妮與克羅伊」可能是拉威爾(Maurice Ravel)的最高傑作,管弦樂法神妙高雅,旋律幾乎可用魔幻來形容,這是他為戴雅吉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所作的芭蕾舞劇,改編自古希臘作家朗格斯(Longus)的小說。原著大概有四卷,此劇是以第一第二卷的故事為中心,原來劇本會是我們所看到的兩倍,但經過刪減,全部上演大概還不用一小時,算是芭蕾舞劇中比較短的。

拉威爾大概是在1909年受到委託,但作曲相當耗時,原本訂於1910年的首演也一再延期,1911年將第一場後半到第二場前半的「夜曲-間奏曲-戰舞」等組成「達芙妮與克羅伊第一組曲」,先進行首演,但也引發舞團不滿,甚至還考慮將契約廢除,時間也真的拖太久了,大家早就把興趣轉到別的作品上面了,好不容易才在1912年首演,舞蹈動作甚至是在首演前才配置完成,尤其是拉威爾先前作曲遇到困難的「全體舞」,舞者也抱怨時時改變的節奏讓人昏頭轉向。

首演後,評價還不錯,但因為過程中的種種不愉快和作品本身的難度,在1914年倫敦與蒙地卡羅再演後,就十年未上演,至今也很少演出全劇,反而是拉威爾將第三場的「黎明-無言劇-群舞」所組成的「芙妮與克羅伊第二組曲」,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交響樂團曲目,這是主演的尼金斯基與拉威爾1912年連彈此曲的照片。

管弦樂規模極大,除了四管編制,眾多打擊樂器外,還要一個四部混聲合唱,樂團方面是希望演出時能把合唱去除,拉威爾卻認為這是作品不可缺的部分,最後只好妥協「在歐洲重要城市演出時加合唱,不重要的城市就省略」(後來在倫敦首演時曾打算省略合唱,拉威爾很生氣,質問舞團:難道把倫敦當不重要的城市嗎?..@@)

拉威爾稱「達芙妮與克羅伊」為舞蹈交響曲,開始是A大調結束也是A大調,中間會轉到其他調性,像是下屬調D大調,或是較遠的B大調,整體來說是一首大規模的交響曲樂章,所以我很少聽什麼第一組曲第二組曲,都是一口氣聽完全曲,享受那種歐戰前的極致華麗。當然,因為是芭蕾舞曲,所以是按照劇本來寫音樂的,情節與舞蹈動作也很重要,以下為個人的翻譯,範例是很難得的芭蕾舞曲版現場演出,大都參照了劇本,可惜已被刪除,保留時間標記。

第一場 神聖森林的草地,春日午後,前面是有三個仙子的雕像的洞窟,還有像牧神潘的大石頭,背景有羊群,幕啟時舞台上沒人。序曲與宗教的舞蹈。先是低弦持續的A音(1:28),由此產生的A大調將是最重要調性。四支法國號奏出「相愛的主題」(1:56),然後是「仙子的主題」(2:01),出現A音增四度上的升D音,然後是四度和聲的合唱(無詞,2:07),旋律正是「相愛的主題」,法國號獨奏出「達芙妮愛的動機」(2:25),不久相愛主題與小號吹出的「仙子主題」結合(3:58),達到高潮。

拿著對仙子的祭品,年輕的牧羊人與少女入場,舞台漸漸人變多了,大家向祭壇致敬,少女用花圈裝飾祭壇,「宗教之舞」開始(4:26),轉到E大調,和聲複雜,多達十一度,這是拉威爾的特色。

達芙妮與克羅伊登場(6:49),出現長笛吹的「達芙妮愛的動機」(6:57),他們來到前面,向仙子像下跪,舞蹈停止。少女靠近達芙妮(9:18),圍著他,克羅伊覺得忌妒(10:08),然後她陷入年輕人的舞蹈中,牧牛的多爾肯追著克羅伊,這下換達芙妮焦急了...然後是全體舞(11:16)。

多爾肯想親克羅伊(11:54),她天真的把臉靠過去。達芙妮大怒,年輕人把達芙妮帶開,同時出現克羅伊的主題(12:22),一個年輕人提議兩人以舞蹈決定誰能獲克羅伊香吻,多爾肯跳起了「奇異之舞」12:54),長號與低音號出現有趣的滑音(13:54),大家模仿他,嘲笑著,然後是達芙妮跳著「優雅之舞」(14:43),我特別喜歡其中長笛泛音段落(16:30)。

勝負已定,克羅伊的主題響起(17:17),他與克羅伊擁抱(17:41),達芙妮愛的動機響起,大家卻帶走了克羅伊退場,達芙妮陷入恍惚,坐在草地上。 然後柳賽兒登場(18:30),從後面遮住達芙妮的眼睛,他以為是克羅伊惡作劇,但又認出是柳賽兒,想要離開。柳賽兒開始起舞,她故意把面紗掉落地上,達芙妮將之撿起,柳賽兒覺得慵懶,又一枚面紗掉落地上...達芙妮將之撿起(20:16),柳賽兒嘲笑困惑的達芙妮,退場。

突然戰爭的聲音迫近(20:50),達芙妮的主題也成了荒亂(21:09),海盜的主題以小號吹奏(21:12),這主題特色是急速下降的小號音階,相當華麗,超像後來的電影配樂:

克羅伊的主題由木管蓼蓼吹出(21:16),海盜的主題終於大肆出現(21:35),達芙妮著急的要救克羅伊,克羅伊到處找隱蔽,躲進了祭壇,海盜發現了她,將之帶走,達芙妮發現了她的鞋子,絕望的詛咒起神明沒有保護愛人,就在洞窟入口失去意識。

突然有非凡之光出現(22:37),這就是第一組曲開始的「夜曲」部分,灑遍周遭,弦樂分部,以弱音器的近指板奏出震音,長笛奏出仙子主題(22:46),讓人覺得似乎是奏鳴曲式的發展部開始,仙子雕像的頭部有小火光,第一仙子從座上跳了下來,再來是第二,第三仙子,三人互相聊天,風鳴器開啟(一陣風尷尬),慢慢的神祕之舞開始(24:05),這是相愛主題的變體,有搖晃的6/8拍子,仙子發現達芙妮在哭,就去幫他擦眼淚,帶他去像牧神潘的岩石(26:05),仙子呼喚牧神,岩石慢慢成了牧神的樣子,大家跪伏,最後全部消失。

然後是在幕後,無伴奏合唱的「間奏曲」(27:33),用的是相愛的主題,雖有點隱晦但還是A大調,遠方有喇叭聲,吹出海盜的主題(29:22),逐漸迫近...

第二場 被岩石所圍繞的海岸(30:22),海盜的巢穴,背景是海洋,可看到運送戰利品的海盜,舞台用火把照亮,「戰鬥之舞」開始,海盜的主題頻頻出現,小號華麗的吹奏(30:45),短笛也吹出海盜主題(31:46),後續由一堆樂器接應。

海盜首領布留克西斯命令把俘虜帶來(34:36),弦樂奏出可憐的克羅伊主題(34:40),兩個海盜把克羅伊帶上,布留克西斯要她跳舞(克羅伊哀求之舞,35:15),B大調,奇數小節較快,偶數小節較慢,顯示「哀求」:

克羅伊趁機想逃,但被帶回(36:24),絕望的她再次跳舞,又想再逃一次(37:28),還是被抓回來,她絕望的想著達芙妮(也出現達芙妮愛的主題,37:53),布留克西斯想把克羅伊帶到身邊(38:16),她哀求著。突然,周圍出現了神奇的情景(38:48),看不見的手,點著小小火光(39:19),詭異的生物在旁邊爬來跳去(39:33),恐怖慢慢向周圍擴散,薩提爾神(Satyros)所率部隊將四周圍住。大地裂開(40:18),牧神潘的巨大身影出現山上,海盜嚇的四散奔逃。

第三場 舞台與第一場相同,從岩石流下來的露水形成小河,氣氛寧靜,達芙妮在仙子的洞窟前躺著。長笛與豎琴以D大調,三十二分音符,十二連音奏出讓人眼花撩亂的音響(41:04),然後又加上短笛與鋼片琴,變得更清脆,這就是「黎明」,由於是A大調的屬調,讓人感覺是奏鳴曲式的再現部,也是第二組曲的開始:

慢慢天空發白,聽到鳥的歌聲,牧羊人與羊群通過(42:32),幕後的合唱也來歌頌(43:18),另一群牧羊人通過舞台內部,牧羊人找尋著達芙妮與克羅伊,先讓達芙妮甦醒,他找著克羅伊,這裡有許多木管表達鳥鳴與牧羊人的笛聲。

被牧羊人包圍的克羅伊登場(44:18),兩人重逢擁抱,達芙妮愛的動機以D大調壯大再現(44:27),達芙妮看到她的頭冠,了解應該是潘神之助。老牧羊人拉蒙登場(45:53,這版本是找一堆舞者),說明潘神幫助的經過,達芙妮與克羅伊重現潘神與席琳克絲(Syrinx)的愛的冒險,開始了「無言劇」,克羅伊演在草原上遊蕩的席琳克絲,達芙妮演的潘神向仙子告白,但被拒絕,他糾纏著,仙子消失在蘆葦中。絕望的潘神折著蘆葦的莖,做成笛子(47:33),吹奏憂鬱的曲子,轉到升f小調,克羅伊隨著跳舞,越來越興奮,轉入大調,她墜入達芙妮的懷抱中(50:41),達芙妮愛的動機成為片段(51:07),但更熱烈,這裡把每種弦樂器都分成了兩部,還加上中提琴小提琴的獨奏聲部,細膩至極。

在祭壇前,兩人捧著兩頭羊宣誓愛情(52:15,相愛動機),穿著酒神女巫服裝的少女們搖著鈴鼓入場(52:41),兩人溫柔的擁抱,一群年輕人亂入,幸福的騷動,可聽到響板的聲音,高音豎笛吹出古怪的旋律(53:32):

這是將達芙妮愛的動機變奏,也是這齣舞的最重要旋律,轉到全劇最重要的A大調,「全體」開始,克羅伊的動機出現(54:13),加入多爾肯的滑稽之舞(53:34),形成熱烈的慶典,光輝燦爛的結束。

文/劇本翻譯: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48498987

 回應文章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D
2020/08/18 08:42
夏兄早安,

我也有一張這曲子的CD
是Decca的傳奇系列
1980年Dutoit的版本
只是我不知道是ballet版本還是組曲版本
我現在精神不繼
也沒力氣比對
等我精神好一點再比對我的CD跟您的介紹!

主內巴拿巴+_+
20200818(二)8:42 AM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0-08-18 11:51 回覆:
感覺可能是組曲的版本?其實很少演奏全曲,我看到的唱片大都是第一第二組曲。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傑作
2020/08/16 21:11

拉威爾雖生於法國,但是他精準度的樂風,
卻帶有西班牙的風格。
而他在樂史上劃時代的嶄新傑作「水之嬉戲」
讓人讚不絕口。

 

讚   喜歡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0-08-17 11:57 回覆:
他精準到曾被稱為「瑞士鐘錶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