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貝多芬 - 清唱劇《光榮的時刻》Op. 136 詳解
2018/03/26 23:16:02瀏覽629|回應0|推薦0

貝多芬 - 清唱劇《光榮的時刻》Op. 136

文本:Aloys Weißenbach (1766-1821)

【作品簡介】

貝多芬的清唱劇《光榮的時刻》Op. 136經常被描述成是他的“代表大會”清唱劇。它創作於1814 - 15年維也納的國會期間,為那些有著相同政治目的而參加代表大會的奧地利外交官所作。基於這個理由,使得這首清唱劇與兩首《皇帝清唱劇》WoO 87, 88比較,更有明顯的政治意味,並且也確實成為宣傳的工具。的確,許多批評家認為這作品和其他同時期創作比較,是貝多芬藝術事業裡的最低點。為何一個在1790年將第一首清唱劇獻給改革者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的作曲家,並且於1804年聽到拿破崙〈Napoleon〉稱帝的消息後,憤而刪去原本在《第三號交響曲》樂譜封面上的頌詞。這樣一個不向大人物或強權低頭的人,到後來也沉淪到這樣逢迎的地步了嗎?一個完整解釋歷史問題的方法,可能需要某種更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

《光榮的時刻》首演於1814年11月29日,同一音樂會演出的曲目還有《威靈頓的勝利》和《第七號交響曲》。這場音樂會是在一個有些官方色彩的場合。這首曲子並非是要被當局承認,卻顯得好像在巴結那些當權者一樣。且並非是一部受委託的作品。去促成創作像《光榮的時刻》這樣的作品可能有許多在大人物和利益之間的複雜的政治考量因素,但像這樣的曲子也通常能表達出大眾的熱情。在第三段結束之後,反映出平凡市民向「和平兄弟同盟」表達訴求的希望與期待。聽眾對此曲做出熱情的回應,且毫無疑問,此曲是有意訴諸於他們的。貝多芬的作品第136號同樣符合大眾的味口。

僅管此曲可歸納為結構簡單易懂且缺乏靈感,有部份是來自 Tyrolean的醫師Aloys Weissenbach所寫的誇張歌詞,最特別的是貝多芬完成此曲的速度(開始於9月,並確信能在11月中旬完成),刻意創作成簡單又平民化的特色達到其特殊的目的。依照「維也納時代」1814年11月30的報告:「掌聲非常一致,但在劇中第三曲維也納唱出:『那是世上高聳又壯觀的集結在此,在我的城牆內。』類似這樣的愉快感覺,使得那些在場的相關人士反應特別激烈。」這首清唱劇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創作的,且從這個觀點來看無疑也是成功的。貝多芬對《光榮的時刻》這作品相當自信,重要性超過當時的政治界,事實上他把《費黛里奧》、《威靈頓的勝利》、《第七號交響曲》、《第八號交響曲》和《大公三重奏》在1815年初一起賣給維也納的出版商Sigmund Anton Steiner,接下來他還企圖隔年能在倫敦出版或演出。

即使到了1825年底,他計劃在三場音樂會節目單上能包含此曲,在該年的6月12日我們發現他寫給史特納的信:「我需要專心幾天為這首清唱劇寫一首序曲。」最後這個計劃宣告失敗,直到1835年由史特納的繼承者Tobias Haslinger出版限量的三套精美樂譜給奧地利皇帝、俄羅斯沙皇與普魯士國王。標準版於兩年後問市,且新版本還加入新的歌詞。但即使如此,這首曲子還是不太可能有機會在音樂會演出。

【導聆】

登場人物:

維也納(女高音)

女先知(女中音)

精靈(男高音)

人民的領導(男低音)

鄭明勳指揮羅馬聖塞西利亞音樂院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hAMsyUjXDbw

[1] 合唱

1-1

合唱:

0:03 歐洲站起來!

在這個永遠前進的時代,

人民組成的合唱隊與過去幾個世紀

驚奇的向上看!

1-2

1:10 誰必定是那唯一的榮耀

誰環繞著來自東方的奇異光輝

在王妃莊嚴與祥和的彩虹之上?

1-3

2:08 許多快樂的人民站立著。

燦爛的圖像裝飾這榮冠

且沐浴在日光下呼喊:

留下來 停下來

給全世界喚來新的消息。

[2] 宣敘調

2-1

人民的領導者:

4:12 噢!看她從未如此引人注目!

現在一幅圖像從光輝的浪潮升起!

是帝王的斗篷將其淹沒

從他的背後來到地面!

他對這些目光展現六只皇冠,

老鷹緊抓著他的盔甲

和一顆金黃色的鈕扣,

環繞著他衣服的皺摺處

我看見多瑙河銀帶[1]閃閃發亮。

[1] 多瑙河下游的舊稱

2-2

精靈:

5:42 你分辨不出那祖國圖像嗎?

在他的紋章之盾上

雲雀及獵鷹群,

在你面前顯現

在它們千年翱翔之時

帶領他的群眾通過風雨

在榮耀之上。

2-3

合唱:

6:32 維也納,維也納,維也納!

裝飾皇冠擁護天堂

受統治者歡迎的女公民,

讓所有人類與時代歡呼

排列縱隊經過妳,

現在妳是這城市的女王。

[3] 宣敘調、詠嘆調與合唱

3-1

維也納

7:28 噢,天堂多麼令人愉快!

多好的景象迎接我的目光!

所有土地保留在最高的榮譽

集合在我的屏障之內!

我心悸動!我舌顫抖!

我就是歐洲-不再只是一個城邦。

8:21 那位英雄[2]把他的腳放在雲凳上

延伸他的行善之手

從北極海到古老的高加索山脈至梅爾河

哪為領主[3]在嬉鬧的田埂,

失去他的領土,帶來這個王國

哪位國王[4]守住他多年的家園

與王位在遙遠的海峽[5]

威特巴哈[6]家族中的他

州與盾化為力量和仁慈的圖像。

誰亦有王冠[7]並揮舞著巴班伯格[8]的力量

在德國建立天堂!

[2] 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3] 普魯士國王費德烈里希威廉三世

[4] 丹麥與挪威國王費德理克六世

[5] 丹麥海峽

[6] 巴伐利亞國王約瑟夫一世

[7] 奧地利皇帝法蘭茲一世

[8] 中世紀的奧地利統治家族

3-2

[詠嘆調與合唱]

維也納:

10:51 讓我歡迎所有統治者,

如朋友般的擁抱所有人!

合唱:

繁榮與快樂給您,維也納!

驕傲的羅馬,離開吧!

維也納:

11:36 見證最高的成就,

我的子民將支持作證,

當世界分裂的部分

重新和解並團結

擁抱被驅離的人

以友愛兄弟之手!

合唱:

世人,你們光榮的時刻!

維也納:

12:55 所有統治者的手

爭取我歐洲正義

編織成不朽指環。

在我粉碎壁壘上

歐洲將自行重建。

合唱:

13:40 繁榮與快樂給您,維也納!

慶祝這光榮的時刻!

驕傲的羅馬離開吧!

3-3

維也納:

14:51 所有統治者的手

爭取我歐洲正義

編織成不朽指環。

在我粉碎壁壘上

歐洲將自行重建。

合唱:

繁榮與快樂給您,維也納!

慶祝這光榮的時刻!

驕傲的羅馬離開吧!

[4] 宣敘調、抒情曲與合唱

4-1

女先知:

16:43 太陽升起到來在眼神閃爍之時,

星辰與人們改變路徑;

噢,看那配戴皇冠者在人群之上閃耀!

這眼睛是世界的法庭,那連結歐洲在一起,

又為誰的目的它不投入血海。

噢!跪下,你人們,並先祈禱拯救你的人!

4-2

[抒情曲與合唱]

女先知:

18:44 為他祈禱在太陽的家族之上

誰流下第一滴淚,

誰已在風雨之外

交織一起

國王們與軍隊

和他全能之手。

合唱:

20:58 上帝在太陽家族之上

流下第一滴淚。

誰已在風雨之外

交織一起

國王們與軍隊

和他全能之手。

[5] 宣敘調與四重唱

5-1

女先知:

23:54 守住此同盟在一起的他,在風雨中依舊堅固

塑造新世界的建物,

一個新的時代,邪惡之力毀壞。

維也納:

24:18 那是合唱隊的橄欖樹枝

現在創造建物捲曲環繞

歐洲的圓柱:它將茂盛不息

女先知:

24:31 為了有心為他。

人民的領導者:

24:34 有神與他們同在。

精靈:

24:36 且舊時代最終將回歸人世。

5-2

[四重唱]

維也納:

24:59 在我的城牆之內

新時代開始建造,

所有人望著他們

伴隨孩子般的信賴

與喧囂的慶祝。

精靈:

24:25 看多少貴族連結在一起

所有旗幟,

並舉起它們

在你的城壁之上

像一座為世人的奇景。

維也納、精靈:

25:50 上馬在我城牆的拱門,

那是歐洲警惕的象徵。

人民的領導者:

26:27 噢!那負荷沉重之人

染血的天命,

在此時此刻

城門轉開

迎接歡樂的每一日。

女先知:

27:01 讓喜悅聲響成為文字

由你的城牆傳達。

在你的大廳

與世隔絕的誓言

永恆決不墮落至腐朽。

5-3

女先知、人民的領導者:

27:51 所有歐洲的王冠

精靈:

...承認它,敬仰它

女先知、人民的領導者:

在崩壞的堡壘之上

精靈:

...吾主業已完成

維也納、女先知、精靈、人民的領導者:

29:14 沒有眼睛在那

不是光明在它的國君,

沒有心靠近

不是為他的君主閣下賜福。

且這道光輝

與榮耀之門

上帝賜給我們法蘭西

跨過整個世界。

[6] 合唱

6-1

女子的合唱:

30:19 女性的群眾推擠向前

去見親王們的炫麗合唱隊,

放置所有王冠

母親的神聖祝福。

小孩子們的合唱:

30:38 純真的冒險

加入合唱隊:

溫順的小孩們,

自告奮勇站出來

帶著花束

綁在一起

勇氣,天堂與君王。

男子的合唱:

30:57 我們腳步亦向前,

軍隊的男人們,

戰鬥的合唱

帶著旗幟與武器,

且興致高昂

我們祖國土地的歡樂

如此溫暖沐浴其中。

6-2

全體:

32:18 文多波那[],繁榮與歡樂!

世人,你們偉大的時刻!

[] 羅馬時代維也納的古稱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riahfool&aid=11130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