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RR發行全新頂級發燒馬勒第八SACD錄音評測
2018/03/08 23:44:05瀏覽640|回應0|推薦0

RR發行全新頂級發燒馬勒第八SACD錄音評測

泰瑞.費雪指揮猶他交響管弦樂團 2016live RR (SACD)

https://goo.gl/zGdHZJ

[前言]

全球發燒友一致好評之發燒名廠 - Reference Recordings挑戰唱片錄音極限,首度發行之馬勒《第八號交響曲》。果然無負眾望、成效非凡、不同凡響,堪稱是迄今為止同曲目音效最出色的一個版本。詮釋錄音俱佳,簡直無可挑剔,相當值得發燒及愛樂朋友珍藏。

[測試器材]

家用:

1. OPPO UDP-205 (藍光播放機兼SACD / DAC)

2. Sennheiser HD 800

3. PC (Win7 64bit)

4. Woo Audio WA7d

隨身:

1. SONY NW-ZX100

2. Sennheiser IE 800

[測試條件]

1. OPPO UDP-205讀取SACD DSD,聲道輸出 "Stereo"

2. PC+foorbar2000讀取WAV(EAC擷取)UDP-205DAC,輸出模式設定 "ASIO" (OPPO USB AUDIO 2.0 ASIO Driver)

3. SONY NW-ZX100讀取WAV(EAC擷取)EQ等化器:關閉 / 清晰立體音:關閉 / DSEE HX:關閉 / Clear Audio+:關閉。

[心得]

1.樂器與人聲音色質感自然、透澈、清晰、明亮。大動態失真低,亦無損過多細節。三頻均衡精準、聲響厚重扎實;低頻沉穩飽滿、高頻延伸及平衡控制極佳。在多聲部層層堆疊時,分離度、解析度及層次感、距離感,皆達最高水平標準。且雖為現場live版本,但經後製仍不失現場活生氣氛。

2. 錄音效果優秀。以同等級大編制聲樂作品衡量,聲音雖略微靠前。但並未因此而加大動態壓縮量,進而產生無可避免的過度加料操作。是以即使為低階音響系統用家,亦能感受其震撼威力。但由於本作編制超大、動態範圍極廣,加之本版所收錄之細節爆量。聆賞前請務必事先衡量自身聽感,及音響系統是否足以承受負荷,並留意音量調整。

3. 由於馬勒第八本身就像是一座規模雄偉龐大的音樂建築,一直以來無不被視為對錄音工程技術,及音響重播系統的一大挑戰。而就在RR這套新發行錄音之後,更讓人感覺到在一般耳機音響系統等級不足之下,確實力有未逮的情況會更加明顯。

4. 詮釋部份速度屬偏快,整體聽來並無多大瑕疵,指揮也不刻意作奇特怪異解讀。樂團、合唱團、獨唱都有一定水準,就連向來最不穩定的童聲也是如此。其中男高音 Barry Banks 及女中音 Charlotte Hellekant,兩位正巧也是去年來台演出「NTSO巨觀交響一【宇宙之音-馬勒 千人】」的獨唱者之一。

[測試檔]

第一部分終曲 "Gloria Patri Domino"

https://mega.nz/#!EckWHabK!HItP2fkjob5-88ljtPT_XDvXwUyfh8c_1ALaIYXRMfQ

(WAV/無損/mega/25.1MB)

參考連結: https://youtu.be/yVRI96Yxqs4

---

0:00 Gloria, gloria Patri Domino

0:24 Gloria sit gloria sit Domino

0:35 Natoque qui a mortuis

0:50 Deo sit gloria, et Filio, qui surrexit a mortuis, ac Paraclito

1:02 Patri sit gloria

1:12 sit gloria Patri, Filio Paraclito, gloria

1:23 Patri in saecula saeculorum, in saecula saeculorum, Patri gloria

1:45 Gloria

1:55 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

2:06 Patri

---

測試重點分析:

1. 以上各段唱詞,除倒數第二句 "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 這句外,確認音響系統至少能清楚聽出90%以上。

2. 系統、耳機等級不足時,例如一般隨身聽+耳道組合的設備。有幾處可能會出現輕微爆音,例如 0:56 / 1:25 / 1:30 / 1:36,測試時可留意這幾個時間點。以HD800來講狀況還好,但ZX100+IE800組合時則較明顯。

3. 在各聲部層層堆疊時,是否有條不倏、層次分明;氣勢磅礡的大範圍音壓整片襲來時,是否感受到規模雄偉、強而有力的音場環繞包圍感。

4. 樂器人聲自然音色,管風琴低頻效果。尾奏銅管及定音鼓出現時的相對位置,及平衡度控制確認。

5. 1:55開始算起到結束,即第一部分最後17小節。在全體總奏的最大聲響效果下,是否體驗到人聲與樂器完美融合,獨一無二的交響樂藝術中之「天人合一」最高境界。

6. 1:55 這裡應該有一句童聲合唱: "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因為第一部終曲設計是由童聲起頭,最後一句也是由童聲做結尾,伴隨樂團後方加入的小號與長號,引導全體齊唱,樂

史上最驚天動地的呼喚: "Patri" 而後音樂突然結束,製造出彷彿一瞬間宇宙萬物倏然靜止般的悸動與讚嘆。但這版本錄音師可能疏忽,並沒有讓此聲部突顯出來,算是美中不足之處。畢竟錄音師未必專精古典音樂,或能理解馬勒的想法。

[後記]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可以視為現代「錄音極限」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發揮「器材極限」,及挑戰個人「聽感極限」的參考指標,統稱「『三極』音樂」。建議有能力欣賞此首作品者,配合優秀錄音版本之下,不必為系統等級設限。在預算許可下,推薦使用「無上限」系統。也就是在能力範圍內,能用多好就用多好。畢竟在音響界要想出類拔萃,光靠花錢買器材是遠遠不夠的。發燒音響玩家裡有錢人太多,要說買了高價器材就自以為是音響專家。整天大燒、老燒的在那邊沾沾自喜,確實相當可笑,且依舊還是會被其他專業燒友看不起。所以要想成為高階音響系統玩家,除了仰賴古典音樂外,別無他法。而這套RR發行的全新馬勒《第八號交響曲》錄音,無疑是提供給發燒友進階,並通往音樂與音響藝術頂峰的最佳途徑。

[附錄 - 相關資料]

演出者:

Thierry Fischer 指揮 Utah symphony, Mormon Tabernacle Choir & Madeleine Choir School

男高音 - Barry Banks

男中音 - Markus Werba

男低音 - Jordan Bisch

女高音1 - Orla Boylan

女高音2 - Celena Shafer

女高音3 - Amy Owens

女中音1 - Charlotte Hellekant

女中音2 - Tamara Mumford

錄音地點: 鹽湖城大禮拜堂

日期: 2016/02/19 & 20

製作人: Dirk Sobotka

錄音師: John Newton

母帶後期製作與混音: Mark Donahue

(: 使用五支DPA 4006為主麥克風,並於 Pyramix workstation 製作)

發售日: 2017/11/10

唱片編號: Reference Recordings FR725

2 SACD, 79分鐘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riahfool&aid=1109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