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7/20 22:24:15瀏覽14727|回應3|推薦106 | |
達摩祖師《悟性論》2020研讀筆記 ◎◎◎◎◎◎◎◎◎◎ 《悟性論》原文(1):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 【白話】: 「道」本無體,所以說:「道」以寂滅為體,修者本來無我可修,所以說「修者」以離相為宗旨,正如維摩詰經所說:「寂滅即是菩提,只因一切諸相必歸寂滅。」 佛等同覺醒,人心時常覺醒,與菩提同為一體,這樣的心就被尊稱為「佛」。佛經上說:「離一切諸相,則一切與佛無異」。由此可知菩提之相,是無相之相,肉眼看不見其外型,只能以智慧了知。若是聽到這無相之相的說法而能夠確實體會的人,此人已發廣大覺心超出三界。 【凡夫解讀】: 心與道同體,是「有與空」同為一體的無相之相。所以佛經中說:『色中有空理;空中有真色』。此經文用「道」這個字形容無相之相,正因為華人在「道德經」的薰陶之下,已具備「空相」的理解基礎。道德經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講的正是無相之相,因此悟性論也隨順中文語意,以「道」這個字形容無上正等正覺,直指菩提。 《悟性論》原文(2): 三界者,貪瞋癡是。返貪瞋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瞋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瞋癡性即是佛性,貪瞋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瞋癡也。 【白話】: 所謂的三界,就是貪念、瞋恨和愚癡所形成的心境。轉貪瞋癡之心化為戒定慧,這就稱為超出三界。然而貪瞋癡也並非實有,只不過是順應眾生習慣於著相分別而說的一種形容詞而已。人若懂得探尋自己的心性,明白了貪瞋癡的性質其實與自己的佛性無異,便會了解貪瞋癡之外不會另有一個佛性。所以經文上說:「諸佛從無始以來,常常化現於三毒之中,示現學習熟悉一切善法,進而成就世尊名號」。所謂的三毒,便是貪心、瞋心、癡心。 【凡夫解讀】: 貪瞋癡是自心所變,戒定慧也是自心所現。這種能夠把貪瞋癡轉化為戒定慧的自覺就稱為「佛性」。人心若完全沒有貪瞋癡;也就沒有戒定慧可言,就好像一個人受到了幽閉擁擠的困苦,才會想要空曠自在,人不受困,也就忽略了空間大小。人若心無三毒,正是人在戒定慧之中而不見戒定慧,反之亦然。 一心不得二用,不會有了貪瞋癡之心,另外還有一個戒定慧之心,所以說:貪瞋癡之外更無別有佛性,這個能轉貪瞋癡之心化為戒定慧的本能,就是所有生命的佛性。 《悟性論》原文(3):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經云: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經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 【白話】 能夠演繹無量妙法、無上妙法者,都是菩薩化現之處。菩薩化現無所不在,亦無所在,整日行住坐臥不離正道,亦無正道可得,這類無相之相的示現就稱為佛乘。是故佛經上說:「無乘即是佛乘」。 人若是自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脆弱不堪,也明瞭五蘊;色、受、想、行、識、只是形容自心狀態的名相,而且在全身上下尋找這個心念的所在,實際上卻始終遍尋不著,人若是有這種深刻的體會,便知此人已經了解佛陀開示的無上妙法。 佛經上說:「五蘊之身便是禪修的道場,觀照自己的內心便已推開大乘佛法之門」,這兩句話已經把道理講得十分明白。 【凡夫解讀】: 『無乘』二字即是無"乘不乘"之意(無乘可得),實際的無乘,甚至連『無乘』這兩個字也不曾出現,無乘只不過是讀者心中的一個形容詞。 《悟性論》原文(4): 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吝,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 【白話】: 一切諸法不住於心,便可稱為禪定,若明瞭這句話的意思,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也都如同禪定。知道自心與空同體,即可稱為「見佛」,此話怎講呢?因為一切諸佛本來無心,覓心不可得者,稱為見佛實體;不著身相,稱為大布施;動定同體無"住不住",稱為大坐禪。為何這麼說?因為凡夫心念始終在「動」,而求取解脫的小乘修行者總是一心住「定」,惟有超出凡夫小乘的離相之心,堪稱為「大坐禪」,能夠體會這句話的人,一切諸相不用刻意求解便可明瞭實際,一切諸病不必向外求治便可自行消除,這一切都是無相禪定的力量所致。 【凡夫解讀】: 關於經中這句『一切諸相不求自解』,可經由再次研讀《大乘入楞伽經》(唐譯本 實叉難陀大師譯)以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 鳩摩羅什大師譯)得到印證。讀經者若是反覆讀誦履行《悟性論》進而體會到"諸法皆如虛空,無從分別",此時再讀金剛經及入楞伽經,必然是豁然開朗,不再有艱澀隱晦的義理。正如此經所說的:『一切諸相不求自解』。 《悟性論》原文(5):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 【白話】: 凡是心外求法的人,稱之為「迷」,不迷的人稱為「悟」。 深知文字意義與心同體,沒有著相或不著相可言稱之為解脫、深知六塵諸法隨緣而無我,沒有染或不染可言稱之為護法、一心出離生死分別稱之為出家、無受不受「前、後、有、無的分別」是名為得道、不生真、妄、二相想法是名為涅槃、不於「自性本明」另加明是名為大智慧、自知煩惱與菩提同體無異不異.稱之為般涅槃,自知本心即是無相非相稱之為彼岸。 人在迷中不知迷的時候,會認為眼前世界是真實存在的,總以為自己住在此岸。人不迷的時候,看待眼前世界只不過是自心當下的印象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凡夫一向認為眼見為實。然而察覺自心本是無相非相的人,「心」無法住相於此岸,心無此岸則彼岸亦不存在,因此能夠超越「彼、此的分別」而出離顛倒妄想。如果一個人的心中認為彼岸不同於此岸,此人之心縱然能夠看見諸禪天的殊勝國土,依然尚未離相。 【凡夫解讀】: 萬法唯心,心有則法相有,法相有「生」就必定也有「滅」,正因為如此;有生必有死、有是必有非。有心則有分別,有心去造作分別,則生與死必定殊途、是與非必然紛亂。然而;若是完全找不到這個分別心的實體,所謂的生、死、是、非、以及所有分別相又依據什麼而成立? 《悟性論》原文(6): 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 【白話】: 煩惱稱為眾生。悟解稱為菩提。煩惱與菩提完全沒有同異二相可言,煩惱與菩提只隔了迷悟之心而已。 人在迷惑煩惱的時候,以為逃離這個世界就是出離煩惱;開悟的時候,便知世界即是自心,毫無出離或不出離可言。在法法平等當中,也沒有凡夫與聖人的二相差別,所以佛經上說:「諸法平等境界,凡夫不能理解,超凡入聖的人也尚未熟悉這無入之境,法法如空平等之境,唯有大菩薩及諸佛能夠行無所行」。 人若是認為生不同於死,動不同於靜,這樣的觀點都稱為不平等。深知煩惱與涅槃同體如空,這才稱為平等,這是什麼緣故?因為心中沒有煩惱,涅槃也就不復存在,煩惱涅槃都是如同虛空一般的無相之相。由此可知;小乘修行人誤以為有個「煩惱」可斷,也就會誤以為有個涅槃之境可得,於是住於涅槃有相而不自知。菩薩深知煩惱等同涅槃必歸寂滅,於是致力於心不著相、湛然如空,因此常在涅槃。 【凡夫解讀】: 知迷就是悟!人若是身在迷中不知迷,也就不知「悟」為何悟。 《悟性論》原文(7):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諸佛入涅槃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閑處者,即是無貪瞋癡也。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 【白話】: 涅槃等同於無生,無生則無死,出離生死二相等同於出離涅槃之相。心如虛空無來無去,即是人在涅槃之中而不見涅槃。由此可知:所謂的「涅槃」即是心如虛空。所謂的「諸佛入涅槃」,是形容心無妄想的境界。所謂的菩薩入道場,便是形容行諸難事心無煩惱。心中若沒有貪瞋癡便是空閑自在之處。 貪心就是欲界、瞋心就是色界、愚癡心便是無色界。若起心動念產生了著相意識,隨即落入三界境地;若心念寂滅,三界也隨即幻滅。由此可知三界的生滅、萬法的有無,都是因為此心。 【凡夫解讀】: 凡夫貪生畏死,又該怎麼學會讓自己的心念寂滅,學會不思議三昧? 《文殊師利菩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中,世尊與文殊菩薩演出了一段對話: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習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恆與定俱。」 習射,就是比喻修心,尚未熟悉心不散亂之前必須練習「繫心一緣」,哪一緣?正如經中所說:「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悟性論》原文(8): 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白話】: 熟悉諸法不二的人,就像破除了瓦(髮膚)石(臟腑)竹(肌肉經脈)木(骨幹血髓)這些沒有念頭的無想之物。人若察覺自心只是空有名字,實際上並沒有實體,便可明白自心本來就非有也非無。此話怎講呢?因為凡夫總是一心求生,這種心態就稱為「有」,而小法修行者總是以心滅心,這種心態稱為「無」;佛菩薩不曾生心,心未曾生也就未曾有滅,只能勉強稱名為「非有非無心」,心非有無亦名為中道。 由此可知:以心學法,則心、法、互成二相俱是迷惑;人若學習心法不二,則心法同體的當下即是領悟。凡是迷惑的人,都是因為自以為有「悟」;凡是有悟的人,都因為自以為有「迷」。知見正確的人,自知心如虛空非有無,隨即超越迷悟。迷悟俱空,才堪稱為正解、正見。 【凡夫解讀】: 瓦、石、竹、木,都是建構房舍的材料。房舍比喻人的身體,生死之心住在這個名為『人體』的宅舍裡而自詡為『有情』生命。殊不知:瓦、石、竹、木;膚、肉、臟、骨;都是四大元素積聚之物,物物同等、皆無想。 《悟性論》原文(9):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 【白話】: 色相不會自成色相,因為「有心」才會有色相。心也不會自生其心,必定是內外色相條件都具足了,人才會攀緣色相而生心。由此可知色相與心識都是有生必有滅。 「有」之所以存在,那是因為心中已經有「無」。反之亦然,「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心中已經有「有」。像這般有無同體的見解就稱為真見。所謂的真見,就是沒有「見或不見」這種二相分別,就如同人人心中得見無線電波充滿十方世界,卻未曾看見電波,這是什麼緣故?因為實際上無心則無所見,眼球本身無見,心見並非眼見。 【凡夫解讀】: 每個人睜開雙眼就看見得見眼前虛空,但是人們卻看不見眼前虛空剎那之間已經位移,而且是每秒變換卻不礙一切,這就是「空」的性質。 心中想起地球自轉與公轉,才會思索自己隨著地球運行已經位移到太空中的某處空間。若無心思索這件事,即使虛空就在眼前,也沒有所謂的見空或不見空、位移不位移、有所見或無所見、諸如此類對於空相加以分辨的意識。 《悟性論》原文(10): 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經云:不捨智慧名愚癡。 【白話】: 凡夫所見,有生有滅的一切都稱為妄想。若無心著相而且見見歸於寂滅,才堪稱為真見。內心面對外境,見解便因此產生,若內心不起分別執著,則外境就沒有生或不生可言,境心因此都清淨,這才稱為真見。這樣的見解,便稱為正見。 一切法沒有見或不見之分,這稱為得道;一切法毫無解或不解可言,這稱為解法。為何這麼說?因為:著相於「見」或是「不見」,這兩邊當下都已落入『不見』;執著於解或不解,這兩邊都已陷入誤解。無『見不見』,這才稱為真見;無『解不解』,這才稱為大解。 所謂的正見係指:除了見到心中之「見」,同時也察覺到心中必有「不見」。而所謂的真解意指:非但知道心中『所解』,同時也察覺到心中必然也有『所不解』。凡是有所解的,都稱為不解;無解不解,才可稱為正解,解與不解,二法都是非解。猶如經文上說:『執著於智慧等同是愚癡』。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11): 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是以聖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 【白話】: 人若心如虛空,解與不解這兩個名字相也都真實如空;人若認為心是實有,解與不解都離不開虛妄。 心有所解的時候,境相攝人意識,稱之為法逐人。 心中不解的時候,人的意識攝受境相,稱之為人逐法。 如果人的意識攝受境相又衍生分別,變成了「法逐於人」,會把非法誤以為是法。 如果境相攝人意識又衍生分別,轉變成「人逐於法」,會把法誤以為是非法 若人逐於法,會以為意識中的方法都是虛妄的。若法逐於人,會以為意識中的方法都是真實的。所以,由凡入聖的人不以心求法、也不以法求心、更不以心求心、也不以法求法,因此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同為空寂無生,因此常常安定。 眾生心生則佛法不生;眾生心滅則佛法不滅。心生則真法不生;心滅則真法不滅,熟悉一切諸法各不相屬的人,稱為得道之人。深知諸法無我的人,此人常在道場。 【凡夫解讀】: 圓覺經云:『依幻說覺,亦名是幻』,意指在生滅意識當中所判別的真、妄、二法都離不開有生必有滅的結果,有生有滅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幻夢一場。意識中的「真」只不過是幻夢中的真,意識中所想的妄也是如此。生滅意識中的一切都擺脫不了必然幻滅的結果。夢中所說的人逐法、法逐人、人逐於法、法逐於人、.....這一切談真論妄、法與非法、都只不過是試煉自心的練習。正如人生走這一回,只不過是學習一堂叫做「覺醒」的課,是一種反覆練習進而熟悉無上正等正覺的過程 什麼叫做「真」?沒有生滅的實際就稱為「真」,不生不滅的無相之相就稱為「真」。所有生命本來『不生不滅』是名為「真」。「真」宛如無垠虛空廣說不盡,所以稱為無言非思議。 《悟性論》原文(12): 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罪無處所故。經云: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即為消滅。 心生迷惑的時候說罪”有”,心生理解的時候講罪”無”,為何會這樣說?因為罪如”三毒”體性空的緣故。心有迷惑的時候無罪也見到罪,心有理解的時候說罪非罪,這又是什麼緣故?因為罪的實體無處可尋。所以經文上說:諸法皆無自性,法法皆真別懷疑,疑心隨即成罪心。此話怎講呢?因為罪業隨著疑惑而生,如果懂得這道理,所謂的前世罪業便無處可尋。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13): 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槃無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白話】: 人有迷惑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一切都是煩惱、也是生死。人若是沒有迷惑,這些所謂的六識、五陰、本來就等同涅槃無生亦無死。修心的人不向外求道,因為心即是道,若能得到自心,便已經了解自心無處可尋;而所謂的「得道」,便是體會到實際上無「道」可得。若有人說心外求道必可得道,這樣的說法都是邪見。人在迷中不知迷的時候是有佛也有法,人在悟中不見悟的時候則無佛也無法。這是什麼緣故?因為:「悟」本身即是佛、法。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14): 夫修道者,身滅道成,亦如甲坼樹生。此業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隨念修之,亦不得厭生死;亦不得愛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餘涅槃;死入無生法忍。 眼見色時不染於色;耳聞聲時不染於聲,皆解脫也。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總而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繫縛。 不為煩惱所繫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淨。 【白話】: 所謂的「修道」,修到所有身相寂滅便稱為成道,就像種子破殼萌芽長成大樹之後,原本那一對破殼的種胚子葉早已化為無形。眼下人人習以為常的身相,每個念頭都沒有常態,也沒有一定的法則。然而卻可藉此報身去修正「習以為常」的認知,不需要去厭離生死;也不應該貪愛生死,只要專注於當前每個念頭,不去攀緣過往也不揣度未來,如此一來,生存之時便如同活在涅槃之境,身死之時便如同無生不滅。 眼睛見到色相的時候色不住心,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聲不動心,像這般的境界都稱為解脫。色不住心,雙眼即是禪修的法門。聲不動心,雙耳便是禪修的法門。總而言之,身體能夠見色聞聲便是身體本身的功能,只要能察覺一切色法本身並沒有自性去著相或不著相,便可時常體會到所謂的解脫。若心中所見都是揮之不去的色相,那所有色相就變成揮之不去的束縛。 不被煩惱束縛便稱為解脫,此解脫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解脫。善於觀察色相的人,深知色相無心可生;心也不會自生色相,因此能夠心色同體清淨。 【凡夫解讀】: 『甲坼』:形容植物發芽時種子外皮裂開。「坼」字讀音同「徹」;字義為:裂開。藉此『甲坼』現象比喻煩惱轉化為菩提的無相過程。 《悟性論》原文(15):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聖即無。聖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此已下並是大道中證,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心得涅槃時,即不見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見涅槃,此名著邪見也。 【白話】: 沒有攀緣念頭的時候,此心便是佛國,攀緣內外諸相生起妄想的時候,每一個分別心便形成一處地獄。眾生自行造作妄想,以無相心妄生分別心,因此常常身在地獄。菩薩善於觀察妄想,深知自心無生無滅,因此心如佛國。人若知道無心可生,那麼所有心思都將如同虛空,每一個念頭都將歸於寂靜,宛如從"過去心"佛國轉進"現在心"佛國。人若以無相心妄生無量分別心,則每個心思都輪轉不停,每一個念頭都不斷躁動,宛如從某一處地獄落入另一處地獄。 人若有一念攀緣心生起,便會衍生善惡二業分別,也形成了天堂與地獄。人若無心可得,所謂的善惡二業也無處立足,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天堂地獄。實際上的天堂地獄,既非實有也非虛無,在凡夫的眼中便是實有,對於超凡入聖的人來說便非實有。超凡入聖的人空無自心,因此心如虛空,與天同體無量無邊。再進一步已是大道非思議境界,並非小乘修行者以及凡夫意識所能理解。所謂的「心得涅槃」,即是人在涅槃之中而不見涅槃,這話怎講呢? 因為心即是涅槃。如果有人在自心之外能夠找到涅槃之境,這都稱為邪見。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16):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心,為因煩惱而得智慧。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故身心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於穀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煩惱若盡,佛從心出;朽腐若盡,香從樹出。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淨。 經云:若使國土不淨,穢惡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此事。不淨穢惡者,即無明三毒是;諸佛世尊者,即清淨覺悟心是。 【白話】: 一切煩惱都是如來種子,因為智慧都是從煩惱轉化而來。但是,只能說煩惱轉化成如來,不可誤以為煩惱就是如來。是故;人的身心就像是一畝沃田,煩惱就像是種子,智慧形容萌芽,如來比喻稻穀熟成。 佛在心中,就如同沉香藏於樹中,煩惱若是消失殆盡,就如同佛從心中顯現;猶如沉香木的腐朽部位若去除乾淨,沉香便可出現。由此可知沉香木外無沉香;心外無佛。如果沉香木外也有沉香,那就是其他的香,若是心外有佛,那便稱為「其他佛」。 心中有貪嗔癡三毒的人,是名為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的人,是名為國土清境。所以佛經上如此比喻:『假如國土不清淨,充滿了汙穢惡毒,諸佛世尊是不可能在這樣的國土中出現的。』 所謂的不淨穢惡,就是比喻無明三毒;諸佛世尊,便是比喻清淨覺悟。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17): 一切言語無非佛法。若能無其所言,而盡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是故如來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繫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繫縛。夫文字者本性解脫,文字不能就繫縛,繫縛自本來未就文字。 【白話】: 一切言語文字都是佛法。如果不著相於"所說",任何時候的言語文字都符合道理。如果認定言語文字都是”有所說”,即使語音文字整天不曾說過一句;卻仍然被認為沒有道理。所以,如來於無名相法以名相說(言不乘默(寶積經無邊莊嚴會),拈花微笑不發言語(默不乘言),言說聖默俱無所說(言不離默),人若是明白所有言語文字『說即非說』無有所說的道理,便已經入於一切語言心不散亂《思益梵天所問經No.586》卷第三 論寂品第八_P27『佛告須菩提:有三昧名入一切語言心不散亂,亦是佛說淨明三昧門』。 如果徹底了解道理而說言語,言語即代表解脫;如果不明道理卻沈默不語,這沈默也會透露出『束縛』。正因如此,如果言說之義不住一切相,這言說也稱為解脫;如果把"能說"與"所說”強加在言語文字上面,這默默無語的文字也充滿了束縛。由此可知,言語文字本身只是名字相;性空,束縛無法加諸於文字符號,文字本來就不帶任何束縛。 【凡夫解讀】: 所謂的「道理」:就是察覺;也就是熟悉自心。察覺此心「聞言」即是「見默」、見默即是聞言、言默同體、言不離默。試想:天生不曾見過光明,也就不知黑暗是什麼。同理可知:心若聞言而不知言,也就不知「默」(意思、義諦)是甚麼。必定是心中識言,同時才能識默。 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維摩詰大士無言無示不二法門,演繹出來的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其實都是聽眾自己「言默同體」的心。學佛者若是認為如來有說佛法,此心便稱為:言不乘默──經由佛經得以見到諸佛菩薩。學佛者若是認為佛無所說,此心便稱為:默不乘言──得以在心中見到諸佛菩薩。不論如何,如來與學佛者的心同體。佛無縛心,學佛者也應自覺佛心無縛。 《悟性論》原文(18): 法無高下,若見高下非法也。非法為筏,是法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於非法,則是法也。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貴賤;以道言之,即無男女貴賤。以是天女悟道,不變女形;車匿解真,寧移賤稱乎。此蓋非男女貴賤,皆由一相也。 天女於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於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白話】: 諸法空相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如果心中法相有高下優劣之分那就是不如法。但是若把不如法比喻為竹筏,而且這個竹筏可以載人,人坐上這個不如法之筏若能得渡彼岸,那麼這個不如法也等同正法。就世俗通識來說,人有男女之分貴賤之別。若以道理來說,人心宛如虛空毫無男女貴賤可分。所以,維摩詰經法會上,天女示現悟道,根本不用歷經女身轉世為男的過程。車匿在印度種姓制度下屬於車夫階級,這樣的社會底層身分也不妨礙他領悟真理,由此可知:所有生命皆可悟道,與男女貴賤毫無關係,這全是因為心本無相的緣故。 天女在維摩詰經法會上,演繹男女身相變換猶如幻化,在十二年中欲見女身實相卻是不可得。由此可知:既然女相不可得,男相同樣也不可得。這裡所謂的十二年,就是比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十二入。 【凡夫解讀】: 佛菩薩境界並非凡夫意識所能理解,在維摩詰經的二維紙頁中,有超出虛空的不思議法界,在那個世界裡,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化身為凡夫,表演四相未泯。而天女與菩薩眾深知諸法不二,所以,同樣的世界,龍女示現變男變女自在無礙,毫無男女之相可得,而舍利弗所飾演的分別意識,卻是男女有別。 凡夫心中實實在在的世界,在佛菩薩眼中有如可以自在遊戲的「夢」,簡言之,佛菩薩是人在夢中也知夢,而且可以隨著覺醒控制夢境中的一切。而凡夫則是人在夢中不知夢。所以,凡夫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時,是從自由落體的恐懼感中驚醒。佛菩薩卻能夠在凡夫視為真實的的夢境(世界)中遊戲自在而且毫無障礙。這,就是法界,是凡夫必經的華嚴課程 《悟性論》原文(19): 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於心,但使不著心相。經云:不見相,名為見佛。即是離心相也。 離佛無心者;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於佛。亦如魚生於水,水不生於魚。欲觀於魚,未見魚,而先見水。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即知已見魚者,忘於水;已見佛者,忘於心。若不忘於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於水,尚被水所迷。 【白話】: 離心無佛,離佛無心,這句話對照於世間的物理現象就如同無水則無冰,無冰也就無水。所謂的「離心」,並不是說真的有一個「心」可用來出離,而是提醒人們要「無所住而生其心」。猶如金剛經中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空不著我、人、眾生、壽者諸相。 對於『離佛無心』這句話作出解釋的人會說:『佛從心出,心能生佛』。然而;一心向道的人雖然心中有佛,佛卻未嘗生心,這就如同魚生於水中,但是水不生魚。試想:想要觀察魚的人,還沒見到魚之前必定先見到水;想要見佛的人,還沒見到佛之前必定先明白自心。由此可知:見到魚的人已然忘卻水相;見到佛的人已然無心。人若心相未泯,必定是自心尚有迷惑。若觀魚之時依然分心於水,必定被水面浮光所迷。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0): 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為三毒所燒,即名眾生;為三解脫所淨,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捨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 是以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內照,身者戒外真。 【白話】: 所謂的眾生與菩提,就如同冰與水本是一體雙態。心中有貪瞋癡三毒而且慾念熾燃的人,就稱為眾生;若三毒轉化為戒定慧三解脫,便稱為菩提。同樣的道理:在冬季三個月凍結的水就稱為冰,在夏季三個月消融的冰便稱為水。若棄冰不用也就無水可得;若棄眾生則無菩提可言。 由此可知:冰的性質就是水的性質;水不異冰都是氫氧二元素。同理可證:眾生本性就是菩提性。眾生與菩提本來同體,就如同烏頭與附子本是同根生,只因毒性不同,因此烏頭與附子因人取為藥用而名稱有所差別。眾生與菩提也是如此,因為攀緣內心外境而一時心識有異,所以有了「眾生」與「菩提」的名相分別。 是故:蛇蠍之心轉化為護法龍心,其蛇身鱗片也不會因心境轉化而讓外相有所改變。凡夫變成了超凡入聖的人,其長相容貌也不會改變,由此可知:這樣的轉變是來自於常以智慧返內觀照,以及持戒修身不住外相的緣故。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1): 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 若迷時佛度眾生,若悟時眾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眾生度故。 【白話】: 眾生度佛、佛度眾生,這句講的是諸法空相、法法同等之意。所謂的眾生度佛,意指煩惱消失寂滅就化為悟解。而所謂的「佛度眾生」,意謂悟解即是煩惱寂滅。由此可知:實際上並不是沒有煩惱;也不是沒有悟解。應該這麼說:若沒有煩惱也就沒有悟解,而且人若未悟即是煩惱未滅。 人在迷惑的時候會以為佛度眾生,人若開悟便知一切眾生自度成佛,這話又是怎講?因為諸佛不會自稱成佛,無上正等正覺不會再有正覺可成,必定是未悟眾生才會有正覺可入。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2): 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皆是眾生別名也。眾生與無明,亦如左掌與右掌,更無別也。迷時在此岸,悟時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見相,則離迷悟;既離迷悟,亦無彼岸。如來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白話】: 諸佛以無明為父,以貪愛為母,而所謂的無明貪愛都是眾生的別名。眾生與無明的關係,就如同人的左掌與右掌,習慣上雖分左右,實際上卻是同一個身體。就好像人們總習慣說:迷惑的人在此岸,開悟的人在彼岸。若是察覺心如虛空畢竟一相不留,隨即出離迷悟。既然迷悟不曾存在,也就沒有彼岸可言,所以;如來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更不在中道。所謂的中道,是小乘修行者心中的定境。所謂的此岸,是凡夫生活的世界。而所謂的彼岸,則是菩提二字。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3): 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亦云應身。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修智慧時即報身現,覺無為即法身。常現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若斷惑即是雪山成道,報身佛也。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論至理,一佛尚無,何得有三?此謂三身者,但據人智也。 人有上中下說,下智之人妄興福力也,妄見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斷煩惱,妄見報身佛;上智之人妄證菩提,妄見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內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即解脫心,成於大道。經云: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 【白話】 所謂的佛有三身,稱之為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也稱為應身。眾生如果常行「十善」便是化身顯現,勤修智慧即是報身顯現,察覺無相非思議便稱為法身。不住身口意而現身布施的人,就如同是佛的化身;示現疑惑寂滅雪山成道,稱為佛的報身;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如空無所不在就稱為佛的法身。若以實際上來說:一佛尚且不可得,何況有三?所謂的佛有三身,只不過是隨順人類的智識(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而說的名相而已。 而所謂的人有上中下三等之說,意指下智之人行善是為了福報,這些有心行善的人便會見到化身佛。中智之人認為心中煩惱必須斷除,這種外求智慧來斷除心中煩惱的人便會見到報身佛。上智之人致力於修證菩提,這樣的修行者便會見到法身佛。而無上智人觀照圓覺寂滅;心即是佛;無言非思議本自具足無量佛智,深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也無從可說,這便是解脫心,湛然與大道同體。所以;經文上說:「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正是這個道理。 【凡夫解讀】: 飛騰十方、雪山成道;這兩句講的都是譬喻。十方:比喻身三、口四、意三、共計十項善惡兩邊相對的十惡與十善。一方比喻一善,飛騰十方比喻心行十善而不見心相。雪山成道:比喻諸佛示現於人間演繹法華經。法本無華;是名法華。 『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以及『佛不說法』的要義揭露於《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二之二(T16n0672 p22)當中的一段經文:「大慧,諸修多羅隨順一切眾生心說,而非真實在於言中,譬如陽焰誑惑諸獸,令生水想,而實無水,眾經所說亦復如是,隨諸愚夫自所分別,令生歡喜,非皆顯示聖智證處真實之法。大慧,應隨順義,莫著言說。」 《悟性論》原文(24): 眾生造業,業不造眾生。今世造業,後世受報,無有脫時。唯有至人,於此身中,不造諸業,故不受報。經云:諸業不造,自然得道。豈虛言哉! 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業與人俱滅。是知業由人造,人由業生。人若不造業,即業無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業,妄說無報,豈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後心報,何有脫時?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經云:雖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見。雖信有佛,言佛有金鏘馬麥之報,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闡提。 【白話】 眾生造作諸業,業不造眾生。今生造作十善業或十惡業,後世自受善惡果報,絲毫擺脫不了因果循環。唯有真如本性(至人),在此幻化身中實無諸業可造,因此沒有受不受報可言。經文中說:「諸業不造,自然得道」。此話真實不虛。 人能夠造作諸業,但是業不能造人。人若是造作惡業或善業,業力隨即與造業之人同在。人若是不造業,業力與人同時幻滅。由此可知;業力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人隨著自己造作的業力而生。 人若是不造業,業的性質本來就如同虛空,沒有任何緣由能夠無端生出某人。這好比人能夠去弘揚道理,但是道理本身不會去弘揚某人。如今的凡夫,往往在造業的時候不相信有後續的果報,像這種「分別 有、無」的心識難道會少受苦果?人若總是在前一刻以分別心去造業,形成了後來的生死果報,何時才能夠解脫?如果能夠時常察覺自心不造作分別業識,後續心念也就無關業報,哪裡還會有什麼善惡果報之見? 正因為如此,經文中說:「若是相信佛陀應世,卻說佛陀修苦行才得以成佛。這樣的見解,便稱為邪見。」。人若是信解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卻說佛陀曾經遭受金鏘報應;以及吃馬麥的果報,像這種想法便稱為信心不具足,是名自斷善根。 【凡夫解讀】: 至少:這個名相的意思必須參閱《大乘入楞伽經》(唐譯本_實叉難陀大師譯)集一切法品 第二之三:『至少』意指:微細且難以察覺的自我著相意識、顛倒分別想。 經云:「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聖者於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若於妄法有少分想,則非聖智。有少想者,當知則是愚夫戲論非聖言說………大慧,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大慧,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妄法,諸聖智者,心意意識諸惡習氣自性法轉依故,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是故真如離於心識,我今明了顯示此句,離分別者,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悟性論》原文(25): 解聖法名為聖人,解凡法者名為凡夫。但能捨凡法就聖法,即凡夫成聖人矣。世間愚人,但欲遠求聖人,不信慧解之心為聖人也。經云:無智人中,莫說此經。經云:心也法也,無智之人,不信此心。 解法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白話】: 心中有聖法的人被稱為聖人,只知道凡法的人被稱為凡夫。凡夫若是不再執著凡法而且明白了聖法,就變成了超凡入聖的人。這世間智慧未開的人,只曉得向外遠求聖人之道,卻不相信自己的智慧之心就是聖人。經云:「人若智慧未開,切莫宣說此經」。經云:「萬法唯心。人若智慧未開,不信此心。」 聖法是聖人自己心中的了解,若求學之人只想遠道尋聖,愛慕佛像在空中顯現或者光明異香的種種瑞相,這都已經墮入了邪見,不覺自心陷於狂亂。學道之人應該體會《金剛經》所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6): 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淨,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八萬四千煩惱,為病本也。凡夫當生憂死,飽臨愁饑,皆名大惑。所以聖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念念歸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須早求人天之善,無令兩失。 【白話】: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由一念生心而起,人若內心清淨,猶如虛空,隨即出離身心內外。八萬四千煩惱就是所有病的根源。凡夫還活著的時候就擔心死去,眼下吃飽了卻擔心下一頓,像這樣的心態都是大大的迷惑。所以超凡入聖的人既不揣度未來,也不憶念過去,更不攀緣當下內外諸相,隨緣讓每個念頭都歸於寂滅。 人若是還沒領悟到寂滅之理,就應該及早行善植福以求人天善報,以免既沒能悟道也失去了善報。 【凡夫解讀】: 「…………………………。」 《悟性論》原文(27):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森羅萬像併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白話】: 「…………………………。」 【凡夫解讀】: 『夜坐偈』是 祖師菩薩的法印之言,藉此可讓修行人驗證自己踏上了幾更光景。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