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祖師《悟性論》淺解(3)
2018/12/20 14:26:34瀏覽1883|回應0|推薦4

【原文】:

返貪瞋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瞋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瞋癡性即是佛性,貪瞋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瞋癡也。

【白話】:

轉貪瞋癡的念頭化為戒定慧,這轉念之心便稱為超越三界。然而貪、瞋、癡、本身也並非究竟實體,貪瞋癡代表著眾生為了求生存而養成的認知和習氣;所謂的貪瞋癡只不過是因應眾生與生俱來的二元著相意識而說的「名詞」而已。

如果能夠返內觀照,便可發覺:貪瞋癡的本身等同於佛性,貪瞋癡之外也不會另有佛性。正如同佛經所說:「三世諸佛無始以來,時常化現於三毒,在無量正法之中成長,然後示現無上等正覺。」所謂的「三毒」,即是貪、瞋、癡。 

【甲辰筆記】

有我就有貪、嗔、癡。實際上,貪嗔癡不屬於也不屬於非有,在法理上,貪嗔癡等於戒定慧的前身,也等於用來形容眾生想法的名相。                                                        佛菩薩化為人身,就等於生活在世間的眾人。如果能夠轉化貪嗔癡善用於正途,凡夫眾生也可融入佛菩薩。所謂的『正途』,就是不墮入我見的固有認知。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諸佛境界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諸佛境界當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眾生煩惱,是佛境界…。」。

』即是一切相對二元諸法的根源,最終極的相對二法即是『』;生死等同於一切煩惱。生死既立,所有善惡、染淨、優劣、愛恨、苦與樂等等一切二法也會同時成立,成立於有生必有死的必然輪轉。就像旋轉火把,看似有火輪形成,實際上卻沒有火輪的實體可得。生死輪轉也是如此,就在火熄輪滅之際,畢竟無火也無輪。                               

※※※※※【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rden&aid=12157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