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7 00:00:00瀏覽6045|回應6|推薦20 | |
文創園區是談生意?還是談文化創意? 文創園區的起始點? 最近親友因公務需求,前往松菸文創園區參觀,回家後他一直有一個觀後感,但又說不上來那是什麼?聯合報在2月25日財經版的一篇文章,把他心中想說的話,很貼切的說了出來,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把年輕人留在都市,文創園區門檻應降低』,文中提到一個省思,『台北正走向全面誠品化,弔詭的是,大家卻沒有因此更愛閱讀,或更有創意。』 文中最犀利的一段,就是指出松菸文創園區的商場品牌進駐,並非以培育人才為基礎,而是以中產階級的品牌幻覺來獲取經濟利益。 作者是臺北教育大學文創產經系副教授邱詠婷,我從網路搜尋到她一貫對松菸文創園區的論述,有些論點很主觀,但我相信一位研究文創產經現況的學者,會有這樣的感受,想必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換句話說,文創園區在台灣的發展,到底走向是什麼?是值得重新檢討。 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其實是在2002年官方自定的名詞,在國外的說法則是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內容產業,我們是把文化與創意兩者加在一塊,而對岸似乎也跟著使用文創一詞,目前是政府強力推動的政策之一。 有一位大陸作家花建,曾經寫了一本書『文化+創意=財富』,封面次標寫著『未來,所有行業都是文化產業。』台灣文化人到底值不值錢,創意有沒有價值與價格,還留待論辯,但若未來,所有行業都是文化產業,每個人都無法脫離其影響。 文化創意確確實實已經成為推動中的產業政策,只不過真正在文化創意產業裡流動的文化與創意,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為什麼一直是那些已經成名,還要更有名換取更多經濟財富的品牌與知名團體或人物呢? 當松菸園區裡的吳寶春店門口大排長龍的情景出現時,請不要驚訝,因為那是台灣之光。還有阿原肥皂及各種文創精品高檔進駐的同時,呈現了誠品化的風格,美學經濟可以讓產品有兩倍價格,但同時也讓參觀的人,因消費不起有點被文化孤立的感覺。 松菸文創園區,應該是另一個讓臺北人看到不同文化與創意的園區,讓人感染文創的氣息,即使不買,也可以值得一遊。但如果只是商業的經營環境,文創只是一種賦予商業經營的一種符號,而不是著眼於文創內涵的傳遞,那終究就是一個商場罷了!即使十個文創園區,都不能提升民眾文創的欣賞能力與喜好度。 文化人宿命與文化平民 有一本書『文化是門好生意』,但我們最擔心的是『文化人都變成生意人』。文化作品是千錘百鍊的文本呈現,在文化的產製端角度而言,過去欠缺的是把文化變成好生意,讓更多人願意付費產生文化的交換價值,但現在的問題改變了,從消費端來看,文化人都變成生意人,還能產生哪些感動呢? 社群媒體時代,文本有時更不值錢,分享才是王道,名人也不再是那麼高高在上,文化尋找認同更要與生活貼近。而在『消費者』變成『生活者』的新思維下,任何文化與創意,都要儘可能平民化與生活化,在商業世界裡談品牌,在文化世界裡,可能要談非品牌,『無印良品』這時就比較有文化的味道。 生活化與平民化的原因,就是讓文化與創意可以深植民心,變成生活形態的一環,它變成話語裡可以共鳴,穿戴上有風格但不會有身份階級,演奏與表演是稀鬆平常不分職業之事。換言之,文化就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多元選擇,否則,我們除了財富的不均外,似乎又要出現文化不均的社會了。 文化的消費貴族 並非就是有錢人 文化僅訴諸高級與奢華,會讓普遍大眾望塵莫及,反而會讓消費流動到接觸門檻較低的流行音樂,或是娛樂與視覺文本。 我就讀高中時,有一位音樂老師每次上音樂課都談古典音樂學派,久而久之,同學們也就習慣聽古典音樂,即使聽不大懂,但至少能夠感受古典樂曲;在台灣聽歌劇的人口其實也不算少,聲樂家在演藝廳能得到掌聲,但回到住居處,他的聲樂演唱,可能會被檢舉妨礙安寧;拉小提琴及彈鋼琴的人不在少數,但這些興趣與學習,卻常常中斷,舞蹈更是容易學習中斷的肢體藝術,走藝術之路,混不到飯吃,是普遍人的觀感。 既然文化藝術人才出路不夠寬,文化人只好選擇其他謀生技能,變成文化愛好者,台灣的文創發展就應該替這些文化愛好者創造更佳的文創環境,這些人有文化底子,是文化的忠誠消費者,他(她)們不見得有錢,但卻是文化的消費貴族。 核心與忠誠消費者會逐步帶動大眾消費,讓文化與創意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有機會成為一種主流意識,那些娛樂的、視覺的、時尚的文本,雖然也是文創的一環,但賞味期較短,較符合年輕人追求新鮮刺激的選擇。 我記得以前在某個集團任職過,見證某些老闆對於名牌與名人有特別的喜好,所以,名人加持是生意人的不二法則。 名人在消費場域裡被寵愛,名牌在商場貨架上被青睞,價格高低不是問題,消費者『想要』比『需要』更重要。如果文創商品的名人化與名牌化,還一直奉為圭臬,連文化創意人士,都跳脫不出這個框架,那就落實了外界的批評,文化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大家還記得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及新導演獎頒給誰嗎?就是新加坡的『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他很年輕,金馬獎肯定他的電影文本表現,不分國籍讓他在台灣一夕走紅。而很多台灣文化人並不年輕,作品也不差,但沒有名氣與資源,就不容易成為文創鎖定的標的物,又如何能成為文創園區裡進駐的文創人才?無法培養出後起之秀,永遠都是前浪在散播台灣之光,後浪呢? 松菸文創園區又是BOT的案例,這次政府該重視的是,在文化創意發展高度上,BOT結局是好?是壞?到底是做生意?還是發展文創?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