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6年後的報紙力量
2011/05/03 16:24:13瀏覽5117|回應14|推薦60

當記者,所求為何?為名、為利?為社會公理?我,則是希望透過我
的報導,可是發揮影響力,讓社會變得更好。

然而,悠悠幾年過去,很多壯志和理想都漸漸被現實消磨掉,當自己
視如珍寶的稿子不被重視,甚至棄如敝屣,常會感嘆我所堅持的,我
所努力的,真的有意義嗎?

前不久,採訪了一則低收入戶失明、兩手僅剩三指老翁,36年前因英
勇救溺新聞被報導,新竹市救急會探訪時發現他住在簡陋頹圮屋內,
便號召眾人力量幫老伯伯蓋屋,他一直心懷感恩,這幾年年紀更長,
心想「再活也沒多久了,過去別人幫我,現在換我幫助別人!」

老伯伯每月僅有7500元的社會補助、加上幾百元的賣甘蔗所得,但仍
樽節生活費,捐出幾千至兩萬元不等的費用,給弱勢民眾。

我到這名老伯伯家採訪,他赤著腳,笑的很燦爛,當他知道我是聯合
報的記者,激動的說「30幾年前,就是一個聯合報的記者來報導我救
人新聞,救急會看到,才會有現在的我,不然我可能早就不在這個世
界上了!」

老伯伯說,只知道這個記者姓「詹」(張?曾?),名字裡有個「博
」,這名記者在報導完後,沒有因此就不再連絡,反而三不五時就會
到家裡關心探望,但後來這個記者調任外地,已經很久沒他消息「不
知道他過的好不好?」

我上網搜尋報社資料庫,卻因年代太久遠,怎麼都找不到當時的新聞
和撰稿記者名字,心裡很遺憾。沒想到,當晚稿子發出後,接到台北
長官來電「念慈,你那個洪嘉添(老伯的名字)新聞... 」(聲音很
激動)

我以為要問新聞內容,很正經的準備接受詢問,沒想到長官下一句說
「你知道嗎?他的新聞當初就是我第一個報導的!沒想到快40年後,
由你這個小妹妹接手報導!」

不誇張,我在電話那端立刻尖叫「原來就是你!」這是多麼難得的緣
分和巧合!長官好high,開始跟我說當初的狀況,我則滿是感動。

36年前的報導,誰知道,在36年後會發揮如此的影響力,形成善的循
環,源源不絕。

現在我們所寫的每篇報導,的確是可以發揮影響力的。當記者所為何
事?我所堅持的,到底有沒有意義?我想,透過這個故事,我找到了
答案。

----------------------------


【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雙眼全盲、兩手僅剩三指的老翁洪嘉添,
卅多年前英勇下水救兩溺水學童,一級貧戶、住土屋身分意外曝光。
新竹市救急會當時出錢出力幫他蓋屋,有感社會溫暖,洪五年前,每
年捐款給救急會「過去我被幫助,現在請你幫我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今天是他八十歲生日,會員買蛋糕為他慶生,感謝他的大愛。

洪嘉添打赤腳、一天吃兩餐、每月僅領取七千五百元的老人和殘障津
貼,他的捐款不多,有時兩萬有時幾千元,但這已是他縮衣節食省下
的一切。

救急會總幹事徐靜玲表示,一開始協會婉拒他的捐款「你那麼苦,把
錢留下來自己用!」但洪嘉添很堅持「過去給人家幫助那麼多,我有
能力就要幫忙人!」讓人感動。

洪嘉添自幼喪父、母改嫁,從小由外婆撫養長大。小時候家裡環境差
,他到空地撿砲彈要變賣,不料卻引發爆炸,送醫後雖保住性命,雙
眼卻從此失明,右手臂截肢,左手只剩三手指,所有人都感嘆「這個
孩子以後只能做乞丐了!」。

洪嘉添不認命,他不願依賴別人一輩子過活,雖然只有三指,他仍學
游泳以便到海邊牽罟,學編草繩、收鴨毛轉售、或在喪禮上湊人頭賺
走路工費用,賺的雖是蠅頭小利,卻也勉強溫飽。

民國六十三年間,港北地區有兩名學童在池塘溺水,洪嘉添不顧自己
失明,立刻跳下去救人,雖然兩學童最後仍不幸往生,但他的義行在
地方傳完美談,地方人士登門拜訪時,才發現洪嘉添是一級貧戶,住
的是快要垮的泥土屋。

新竹市救急會知情後,會員們自掏腰包、出人力,港北里民鄭水柳三
兄弟也捐地,為洪嘉添蓋新居,新居落成時救急會送的「殘而不廢奮發

圖強」賀禮至今仍掛在牆上。

洪嘉添把屋後空地整平,種植甘蔗、藥草變賣,或收破爛過活,時間
一過就是卅六年。救急會理事長黃冠銘近日想為老屋補水泥防漏水,
洪嘉添還推稱「不用啦!這樣住就很舒適,不要一直麻煩人!」。

對於自己的命運,洪嘉添毫不怨嘆,他說自己是「歹船遇到好港路」
,雖然先天條件不佳,可是一路都有貴人相伴,每天活著都充滿感恩
和喜樂。救急會員楊玉霞常前往訪視,對他的樂觀和步向命運低頭,
相當佩服。

洪嘉添救溺新聞在民國六十三年間由聯合報記者曾伯加獨家披露,引
起社會熱烈迴響,促成蓋屋一事圓滿順利。曾伯加幾乎年年前往探望
洪,關心他過的好不好,後因調任他地,近幾年來沒再前往,但洪嘉
添仍深深記的這份情,昨受訪時特別感謝聯合報。

曾伯加昨天得知此事心裡很激動,表示沒想到卅六年的事,洪嘉添一
直記得,看到洪的照片發現他胖了一點,但氣色很好,很高興聯合報
的影響力發揮至今。


2011-04-22/聯合報/B2版/竹苗綜合新聞】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516465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程如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wow
2011/07/07 16:07

一則讓人感動掉淚的好新聞

念茲真的是很棒的記者!!!



天平君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不錯的想法
2011/06/16 14:08
念慈可以考慮去當佈道家了
君邁 liang

元亨利貞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這種新聞我好喜歡
2011/05/12 10:29
好棒的新聞報導,這才是國家社會真正需要的~~

給妳加油加油~~

鄭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曾伯嘉?
2011/05/10 17:43
了不起,當年能跑出這麼底層的新聞!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善的循環,源源不絕
2011/05/06 00:55

妳知道嗎?我一直在思考著,若妳再捨不得留言回覆,我可能準備要刪了,一來是怕留言的不夠ok造成妳的困擾,一來是怕熱臉貼冷屁股…

覺得很累,不知道忙來忙去到底是為了什麼?或許等EMBA結業後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空間靜下來好好思考一番,對於妳工作的忙碌與職業作息的不定,又投入EMBA的進修學習,這點一直令我佩服不已,我相信這樣的投資付出與忙碌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以前也曾討厭過工作上無止盡的加班與接受許多不可能的任務,沒想到這過程無形中培養自己某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不是沒有用,只是只有等用到時才會覺得當初的勞累是有其意義的。

對於妳的分享,我突然想到一些想法,我曾在報紙上看過有人分享…其大意是說會讓人記得與懷念的人,絕不是什麼偉大人物,有名有利學問多了不起的高官長官,而是那些曾給予我們關懷鼓勵、噓寒問暖,雪中送炭的人,妳可以自我想一下是不是說的很有道理,我們未必會記得歷史中什麼知名大人物,但一定記得那些對我們好的人,而且很感恩。(看了妳文章開頭的兩段話而有感想到的分享,供參考)

我也曾在一篇文章看過格友的分享…不管我們的聲音有多麼小,甚至像狗吠火車一樣無力,但只要火車上有一個人聽見,對他帶來影響,那一切就有意義了(很像樓下格友“貓“給妳的留言,所以別忘了要給人回覆一下喔)。

所以我想每個人活著一定有其價值意義在,有時候不是沒作用,沒意義,只是天時、地利、人和等未俱足罷了,就像此文中提到的,36年前的報導,誰知道,在36年後會發揮如此的影響力,形成善的循環,源源不絕。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6 09:13 回覆:

是呀!!你說的很有道理!!歷史上很多大人物對我來說都太遙遠,可是身旁的人對我好,我卻會記得!!!

不管我們的聲音有多小,只要能給一個人帶來影響,一切就有了意義.......很振奮人心的話!!我會記在心中的!!!


練功房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人
2011/05/05 23:40
這才是新聞報導!推~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6 09:11 回覆:
很高興你喜歡!!

Liu R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久沒登入留言了
2011/05/05 22:06

現在很多新聞工作者就是缺乏像妳

有很大的工作熱情.又講求真實正確性的工作態度

且很重要的是.就是要一直報導這種感動到人的內心深處的故事啦

力口三由


人需要的東西不多 只是想要的東西太多
對於好的壞的都要感恩 看人家不順眼 是因自己修養不夠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6 09:10 回覆:
嗚!!感謝啦!!

窗外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加油
2011/05/05 22:00
有您真好,辛苦啦………^^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6 09:11 回覆:
謝謝你!!

MayM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念玆加油
2011/05/05 17:22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往上撐的力量,才不會讓事情往下掉。這是自然界的定律,也是人類的定律。來,讓我樂意成爲往上撐的人。

念玆,加油!

也很羡慕那些心存感恩的人。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5 18:41 回覆:

謝謝妳願意撐著我向上


阿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浮上來了~
2011/05/05 05:41
看你的部落格很久了卻一直沒回應過,這篇讓我邊讀邊哽咽也終於決定浮上來跟你說一聲:謝謝妳,還有很多在背後默默服務,秉持著道德良知工作的專業媒體人!謝謝你們的影響讓台灣變得更好!
張念慈(nien) 於 2011-05-05 18:43 回覆:
連續看了幾篇大家的鼓勵 其實我好感動 謝謝你 讓我覺得我所做的事有意義!!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